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28日在德班气候变化会议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承担起历史责任,应带头承诺大规模减排。
苏伟说,德班会议应该按照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和各自能力,按照双轨谈判机制落实巴厘路线图授权,取得全面、公平和平衡的成果,以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德班会议既要落实坎昆会议决定,也要谈判解决巴厘路线图的未决问题。
苏伟表示,《京都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是德班气候变化会议的主要优先任务。德班会议要明确建立《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在第二承诺期承担量化减排承诺,非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在公约下承担可比的量化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的支持下实施进一步的减缓行动。
他说,对于“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而言,可持续发展和减贫是紧迫、高于一切的优先任务,这些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减排行动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代价。他强调,资金问题是德班会议的紧要任务之一,德班会议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加大发达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力度。
【分析】
现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利益联盟有大概这么三个:第一个就是欧盟,欧盟自恃作为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他们在节能减排立法政策方面,还有技术方面的确一直是处于领先的状态。但是现在人们考虑到就是欧盟它本身有个经济危机的背景,所以说它自己的影响力是不是在这次会议上会有所下降,这是有可能的。
【中国态度】
以中国、巴西、印度以及南非为代表的基础四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认为必须要有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必须为自己的减排承担必要的责任,并为发展中国家减排和发展提供资金。但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像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明确的表示,他们是不会签署第二承诺期。除此之外像美国,美国一直没有签署过《京都议定书》。
【发达国家态度】
原本对“框架协议”态度积极的日本、加拿大却早已明确表示,不会签署第二阶段协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曾少军透露,有这种想法的还不仅仅是日本和加拿大,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明确提出废除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最大的“硬伤”就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始终拒绝签署。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京都议定书》“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把中、印等新兴国家放在议定书减排控制框架以外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一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究竟能不能达成,这是《京都议定书》本身能不能存亡的问题,目前来看发展中国家对达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态度十分坚决,但是部分发达国家却坚持反对达成《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综合各种因素,目前各地普遍对《京都议定书》前景感到悲观。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 斯特恩在德班气候大会前夕表示,在德班会议上美国不会就《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问题与各方进行磋商。“《议定书》不在美国的谈判桌上,”斯特恩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对媒体表示,“不过,我们也不认为《议定书》会导致谈判陷入僵局。”他说,主要经济体中的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已对《议定书》说不,只有欧盟想“做点什么”,尽管“具体做什么仍不清楚”。
为了避免参会者在会议前集中涌入造成混乱,大会组织方在机场开辟出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并开通了涂有“COP17”字样的专线班车。参会者可以凭代表证乘坐摆渡车往返于机场和市区以及会场和各个驻地之间。在机场入境处,一些代表就已迫不及待地开始展现自己的态度。有人分发“携手拯救明天”的英文传单,也有人戴上印有“吃素、环保、救地球”中文字样的帽子。主办方则利用路边的标语牌传递了自己的期许:让我们一起制造一些不同。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