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世界周刊):从9月17号“宪法日”开始,已经持续三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进入了“持久战”阶段。抗议活动也从几百人上升到上万人,以令人瞠目的速度从曼哈顿岛蔓延到全美各地。在“脸谱”网站,涌现多个“占领”组群,呼吁在10月15号举行“占领伦敦交易所”“占领墨尔本”等新的示威行动。
99%对1%,这是抗议者经常喊出的口号。
2011年10月7号,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葬礼低调举行。《纽约时报》发现,尽管华尔街的占领者痛恨华尔街的CEO,却在怀念乔布斯。乔布斯,在英语里又是工作的意思。在IT界有两个说法:第一,没有乔布斯,我们就没有工作,苹果帝国在资本扶持下建立起的全球供应链,使相关产业受益;第二,有了乔布斯,我们都没工作了,苹果帝国的垄断地位使其他厂家难以与之竞争。
2008年
10月6号,奥巴马表示,近期以“占领华尔街”为代表的抗议活动反映了美国民众对金融行业的不满情绪。国会应毫不延迟地通过政府在9月份提出的就业法案。而希望在明年重新占领白宫的共和党人则对“占领华尔街”提出质疑。福克斯电视台认为,奥巴马现在正面临左右夹击的尴尬局面。一旦左右翼选民同时发难,就只能祈祷中间选民能呆在家里,或者不要在动荡时刻想着换马了。
股神巴菲特,同样属于1%之列。他倡议富豪们应该多交税,给了奥巴马建立“巴菲特规则”的灵感。而另一位1%俱乐部成员,金融大鳄索罗斯则称占领华尔街“愤怒有理”。有评论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再一次显示了美国被过去“20年繁荣”所掩盖的制度性困局。2008年,奥巴马在竞选时就曾提出“变革”的口号。如今,变革之声从民间响起,但在“占领华尔街”的激情口号背后,真正的思考与行动,更是漫长而艰难。
主持人:大家周末好,欢迎打开这期世界周刊。
本周,在联合国,一份决议草案没有通过,美国“失望”了;而另一份提案获得通过,美国也“失望”了。
4日,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在安理会表决时,遭到中国、俄罗斯同时否决,西方国家干涉叙利亚局势的意图受挫,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失望”之余,甚至在叙利亚代表发言时拂袖而去。
紧接着,第二天,联合国下属机构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允许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参与该组织事务”的提案,这被称为巴勒斯坦的“文化入联”。这让一直反对巴勒斯坦正式入联的美国再一次感到失望。
不仅在联合国两度失望,本周,另一种更深的“失望”也在美国蔓延。
这是民众对华尔街的失望,对白宫的失望,对国会两党的失望。带着失望和愤怒,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走上街头,甚至喊出了“占领华尔街”的口号。
2011年10月7号,阿富汗战争十周年纪念日。
尽管拉登已被击毙,但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而在美国本土,从9月17号“宪法日”开始,已经持续三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进入了“持久战”阶段。
抗议活动从几百人到上万人,以令人瞠目的速度从曼哈顿岛蔓延到全美各地。
在“脸谱”网站,涌现多个“占领”组群,呼吁在10月15号举行“占领伦敦交易所”“占领墨尔本”等新的示威行动。
主持人: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经济繁荣时期,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既不会唱歌又不会打篮球,却希望过得像明星一样,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华尔街。
然而就在本周,10月5号,NBA美国职业篮球赛季前赛全部取消,篮球明星们也面临暂时“失业”。
同一天,一位靠ipod、ipad和iphone改变了人们娱乐方式的明星人物也去世了。这给“占领华尔街”活动更增添了一丝悲情。
华尔街,究竟为什么从昔日的“摇滚明星”变成了今天的“全民公敌”?
2011年10月7号,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葬礼低调举行。
《纽约时报》发现,尽管华尔街的占领者痛恨华尔街的CEO,却在怀念乔布斯。
1980年,苹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华尔街的资本与创新相结合,帮助乔布斯实现了梦想。
乔布斯逝世后,苹果公司的市值达3540亿美元,比微软和戴尔加起来还多。但乔布斯的个人遗产为79亿美元,在美国富豪榜上的排名39位。
1987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时卖掉了所有的股票。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时,只挣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再次实现了白手起家的“美国梦”。从这点看,苹果的财富更多属于大众。
乔布斯,在英语里又是工作的意思。在IT界有两个说法:
第一,没有乔布斯,我们就没有工作。苹果帝国在资本扶持下建立起的全球供应链,使相关产业受益。
第二,有了乔布斯,我们都没工作了。苹果帝国的垄断地位使其他厂家难以与之竞争。
乔布斯去世后,苹果现金储备已经超过700亿美元。产业创新带来的过剩资本如何消化成为难题。
而当华尔街在空心化虚拟经济中创造的“金融衍生品”泡沫在全球过度泛滥,又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对此,《纽约时报》的评论说,当民众喊出占领华尔街,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其实并不在乎,因为他们不靠民众的支持过日子。但当矛头指向华盛顿,白宫和国会山的政治人物们,却不可能坐视不管,因为,民意就是选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政治前途。
《纽约时报》注意到,佩林的退出正是被媒体称为“左派茶党”“占领华尔街”运动最热闹的时候。而此前佩林的支持率一直在走低。
佩林在此前的声明中曾猛烈抨击政府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裙带资本主义”。而一些华尔街抗议者则对“裙带资本主义”另有一番解读。
2008年
然而,3年后,2011年10月4号,盖勒普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达到38%的新低,不支持率达到53%。
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美国的高失业率,以及奥巴马未能真正对华尔街加以管束有关。
10月4号,奥巴马在接受采访时再次抛出“狗论”,他说,我已经习惯了成为一只“斗败的狗”——奥巴马。
然而,从历史上看,支持率并非大选的决定力量。在过去六任总统中,老布什在竞选前拥有最高的支持率,但最终败给克林顿。里根支持率只有45%,但他在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因此对于奥巴马来说,机会与陷阱并存。
10月6号,奥巴马表示,近期以“占领华尔街”为代表的抗议活动反映了美国民众对金融行业的不满情绪。国会应毫不延迟地通过政府在9月份提出的就业法案。
主持人:华尔街的最东头,是曼哈顿东河,而最西头,是“三一教堂”墓地。因此在纽约,有一个古老而充满敌意的笑话说: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
对于很多深受危机困扰的美国人来说,从梦想到幻灭只有这段区区600米的距离。他们又该如何重拾美国梦呢?
99%对1%。这是抗议者经常喊出的口号。
早在1944年1月, 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就提出了经济权利法案。
然而这项法案并没有真正实施。
他叫约翰·祖科蒂(John Zuccotti),911事件后,他曾捐赠了800万美元修复这座原来叫做“自由广场”的公园。于是2006年公园以祖科蒂的名字命名。
祖科蒂曾经当过纽约副市长、拥有曼哈顿地标“世界金融中心”,正属于那“1%”的富豪之列。
但年轻时的祖科蒂也当过酒店侍应生,明白善待客人的道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私人产业“被占领”而驱逐抗议者。
主持人:有评论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再一次显示了美国被过去“20年繁荣”所掩盖的制度性困局。2008年,奥巴马在竞选时就曾提出“变革”的口号。如今,变革之声从民间响起,但在“占领华尔街”的激情口号背后,真正的思考与行动,更是漫长而艰难。
(编辑: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