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以此为宣传语的电影《一九四二》正在热映中,该片描述了1942年到1944年之间,河南省因为天灾人祸发生的大饥荒,引发了不少观影者对那段饥荒岁月的哀痛和反思。然而最近,一篇题为《戳破〈一九四二〉的伪历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其中指出这部号称还原历史的电影当中,存在诸多错误描述。对此,你怎么看?真实与好看,哪个更重要?[详细]
据史学界反应,《一九四二》有许多和史实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历史上在1942年,河南省政府对灾情是瞒报的,而在电影中正好相反。既然出入如此大,电影应该改名为:《一九四二演义》,免得误导广大观众。
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以发现者自居并叙述历史。他想表达一个观念——国民党对老百姓太坏。我不想评论这种观念,但是,他把历史当做了他表达这种观念的工具,这就很不可取了。
围绕《一九四二》诸多史实的争论日益激烈。这一事件既让人高兴,又让人愤怒。高兴的是现在毕竟开始允许出现种种质疑的声音,既然开了头,就值得期待。愤怒的是,不过才相隔数十年,要真实还原中华民族的苦难史真就那么难吗?客观二字,读写容易,做起来难啊。
灾荒片《一九四二》剧情不实被质疑
中国人宁愿相信《三国演义》是历史,而非《三国志》之类的,宁愿相信宋朝有个穆桂英和十二寡妇征西。其实真实的历史是没有的,只能说哪一种更接近历史,历史是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就必有作者的主观意向或道听途说,作者不可能踏遍大江南北,参与或观察一切事件的发生发展……
这是电影,不是史实的完全复现,有一些东西需要改编来完成整个电影的情感路线。一味复现历史而不是灵活利用历史,这种电影不显得呆板?
历史片不能等同于历史教科书,惟其不同,历史片恰恰可以发挥历史教科书难以企及的作用。影片《一九四二》激活了这段曾被人为冷冻的历史,使之回到人们的视野之内,进而思考历史的经验教训,仅此一点,就无愧于人们对它的赞美。
有人会说,只不过是一个电视剧,何必那么当真,本来就是架空历史又回归于历史,但现在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你是抱着看看玩玩,娱乐不以当真的目的,但那些不知道历史的人们会怎么看待?有些历史学家批斗剧本架空历史,而辩护的人说那些历史学家挑刺,多管闲事,认为戏剧怎么可能完全按照历史来编呢?历史戏剧是历史戏剧,历史研究是历史研究,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看电视的那些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都以为这是正史了,还引经据典地通过电视剧教导我们,这样的后果,可怕不可怕?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观众愿意看到生动再现的影像,获得真实可信的认知,从而切身感受来自历史的气息。娱乐化、铜臭味致使一些历史题材、宏大叙事的作品误入歧途,这是对历史也是对观众的极端不负责任。即便我们拥有可供多维度、多视点创作的丰富历史素材,但如果继续深陷商业和娱乐的沼泽中,我们所收获的历史题材作品只能是不见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的糟粕之作,只能沦为流行文化的附庸,这将给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留下莫大的创伤。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历史影视剧不但给人以休闲娱乐的享受,而且还给人以知识的传授和普及。但欠严谨的历史影视剧,往往又带给人们错误的信息,其中历史常识的错误最多见。例如,孝庄文皇后,原名博尔济特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是谥号,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皇后时时自称“我孝庄”,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不懂……文艺家,特别是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家、编剧者,应当正确对待历史,多读点历史,去无知,忌浅薄,戒浮躁,对历史负责,对读者或观众负责,努力创作出精品来。
影视创作不能违背历史逻辑、改变历史轨迹。违背史实,编造故事,会误导观众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详细]
电视电影本来就是艺术作品,不是历史纪录,观众爱看才是最重要的,应当容许有戏说、改编的成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