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日,在武汉商贸学院大学生记者团首次例会上,相关负责人要求新生记者签订“两年之内不谈恋爱”的保证书,最终有18名学生写下保证书,此举引发诸多反响。大学生谈恋爱,曾经无数次引发社会各阶层讨论,从早期的“强烈反对”、以开除学籍作惩罚,到后来的“不提倡,不反对”,到前几年有些高校允许适龄在校大学生结婚,直至如今,谈不上否定,但也说不上支持,主流观点还是“不提倡,不反对”。[详细]
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要有资本。学校里很多人是因为无聊和寂寞去谈恋爱。我想首先充实自己的内涵,多学知识,以后更好融入社会,而不是先去谈恋爱。
大学里不仅要教学生文化知识和技能,也应引导恋爱观。如果一味鼓励怂恿大学生谈恋爱,这才是高校的失职。大学期间不要恋爱,尤其是女生,爱情中受伤最多的往往是女方。现在的学生们心理还不成熟,不懂爱情,也没经济能力去谈恋爱。
爱情是人的天性,大学生完全有权利决定自己是否谈恋爱。学校不能和学生为谈不谈恋爱“签约”,这是矫枉过正,老师的要求匪夷所思。学生无须为加入某个社团去承诺感情选择,社团也没有权力要求学生出让爱情。
“不恋爱保证书”引唇战,大学恋爱该不该谈?
从禁锢到放开,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地说,今天不再采取坚决禁止的态度,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表现。人到了一定年龄,心理生理渐趋成熟,恋爱也就成了必然发生的事情;禁锢非但禁锢不了,反倒带来不良后果。
谈恋爱没有错,看你会不会谈恋爱,有的人把谈恋爱看做生活的全部,万事恋爱先,有的人把恋爱融入生活,喜怒哀乐之事都能泰然处之,还哪能分不清楚利弊。
现在小学生开始情窦初开,初中生开始出现暗恋,高中开始自由恋爱,如此开放的青春期,到了大学居然变成细腻的问题了。
通过写保证书以限制大学生谈恋爱,其关心大学新生的动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样的方式是否就一定有效呢?笔者以为不然。通过客观条件诸如条例、保证书等来限制人的主观感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人性的非理性束缚,同时,这样的保证书也毫无分量,如果在保证期谈恋爱了怎么办?踢出大学生记者团?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应该更多的采用沟通交流的方式,正确的、善意的、柔性的予以引导,大禹治水还知道堵不如疏,更何况是谈恋爱这样的人生大事!
婚恋也是人生的重要课程,恋爱能让一个人在心理与行为上更成熟。恋爱是人性的本能,社会只会对青少年早恋加以引导,对成年人的恋爱却没有任何理由干涉。既然没有人“规定”大学生一定要在校谈恋爱,同样也不应“命令”大学生不能在校谈恋爱。说到底,这是顺其自然的事。另一则新闻是,不少高校社团在新学年招新后即出现“退团潮”。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社团变了味:组织越来越官僚化,活动越来越功利化,成了部分学生谋取个人利益的“政绩秀场”。
大学生活,只有一次。大学爱情,四个学年下来,并不占有多少课时。并且是由大学生们自主选修的。如果因为一纸不恋爱保证书,而让学生们的大学爱情,四年后挂科了,那么谁还能再给他们四年?难道,大学爱情的补考,能够出一张试卷,只是简单的选择填空吗?难道用数学公式,高次函数,微积分能算出爱情的长度吗?很显然,大学爱情,不是学校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领悟。高校,你敢让学生的爱情挂科吗?
大学校园恋爱乱象多,恋爱会分散学生精力。 [详细]
大学生有婚恋的自由,学校的做法太荒谬。 [详细]
大学生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使者,被社会赋予较高的期望值。因此,在校大学生虽然有恋爱的自由,但一定要遵纪守法,避免作出与自己文化程度、个人修养不相称的行为。需要强调的是,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惟有顺应时代发展,勤奋学习,才能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为了“爱情”而耽误了前程,实在是得不偿失。
社会现实的影响,导致一些大学恋情与以前相比,纵向来看越来越不单纯,这是导致大学恋爱快餐化的重要原因。大学恋爱是大学阶段必须学会的课题,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成长阶段的一个任务,大学阶段对于学生情感的重要性和其对于一个人人生的重要性是一样的,这是“练兵场”,在这个阶段的历练中,大学生的情感才能不断走向成熟。但对于恋爱,还是应该抱着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
为什么学校越是对学生恋爱管理得严格,爱情越是发展得蓬蓬勃勃?这种矛盾是学校不作为导致的。《婚姻法》规定:女20岁、男22岁就可以结婚,结婚的权力都有了,怎么谈恋爱的权力没有了?我就鼓励学生谈恋爱,还教学生怎么谈恋爱。大学不谈恋爱还什么时候恋爱?爱情是非理性而产生,爱情是毋需要前提条件的, 说什么还没“本钱”谈恋爱,这种说法将爱情“物化”了,这是在亵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