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1年12月13日23

国企公益化可否从收入分配入手?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10日表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即“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大企业”。“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强调的是其对国计民生的保障作用,在中央企业层面,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在地方包括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地铁等方面的企业。[详细]

加入讨论本期话题  如何看待国资委提出的国有企业向公益性和竞争性两个方向的改革?

  • 晓风残月:    愿望是好的,态度是好的。能实现吗?听其言观其行,拭目以待。
  • 老杨:    好,像电信,电网,石油,石化这些国家独家经营的产业,要讲究公益性,这也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 深秋:    这种以民为本的国策要落实在具体问题上,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以民为本的实惠,不要说一样做一套,人民在看,也在体会。
  • 阿狗:    国资委的这一表态太好了,坚决支持!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实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另外,公路是不是也应该属于这一类?
  • 完美主义 :    其实只要是企业,都要有公益性。公益不是不发展,公益在许多情况下不会妨碍发展。企业应该有使命感,这个使命感不是赚钱和做大,而是社会价值。
  • 樟树林:    看到这样将中石油电信等国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心底里说不出的高兴与感激,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打雷不下雨或只放点雾,我们的橄榄形社会建立了,也就是国企变成服务型公益性部门之时。努力吧,我们起步晚,但来得及。
  • 飞天文化:    不可否认想法是好的,也是老百姓愿意看到的,虽然有些人听到这样的消息会质疑,但这正说明公众的渴望,希望有力度执行到位,这些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 瀚宇飞鸿:    早就应该如此,既是国营的、国家的资本及生产工具那就不能只为那么几个人及本单位职工创造利益,就应该是让国人也能受益,当年我们这辈人之前所在的国企所得利润都要上缴国库的。
  • 飞流直下三千:    坚决支持。这不是伪命题,方向是正确的。公益的前提是公开,公正,监管法律化。竞争性的国企必须与民企竞争,不能溺爱国企,也不能纵容私企,一切从公平出发,从国家利益出发。
  • 拓荒牛:    真的,我是从来不反对国企的,因为国企在某些时候他还是有相当的作用。毕竟美国,法国、德国同样有国家控股企业嘛。只是我认为国企的管理人员不能受编行政单位。
  • 山山:    既然是公益性企业应该至少价格与国际持平吧,看看中国国企的获利情况,希望改革有效实施而不要变为某些企业的免死金牌!另外是不是加上房地产和铁道?
  • 吕世建:    现在是该让垄断企业把利润让一部分给生产企业了!比如电网公司就是旱涝保收。即使煤价涨,运费涨,电网公司还是利润丰厚,而火电企业经营却举步维艰,很多火电工人都买断工龄下岗了。
  • 气球:    这些行业,如果放开,是要影响国计民生,比如通讯、油价都由国外垄断,确实需要保护,但是老百姓对不透明、腐败确实深恶痛绝呀。
  • 黄俊豪:    支持,国企里的管理者工资太高,就拿我在的中石化来说,市场不是现在的管理者打开的,不是现在的管理者努力得出来的市场,而是国家开拓出来的市场。
  • 向往自由:    其实民众关心的不是你公益不公益,而是公益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实惠。还有就是收入差距太大了,凭什么靠垄断来让他们的管理层和员工的的收益远远高于其它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
  • 醉眼望月:    国企本来就该是公益的,要是唯利是图还怎么叫国企,再说竞争和公益并不冲突,关键还是在于那句现在人们已经懒得去说的那句话:反腐倡廉。
  • 源远流长:    建议国有企业的公益性改革要加上第五条:严惩铺张浪费和贪污犯罪行为,加大对渎职、浪费、贪污等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使其责任人明白:上述行为是犯罪,必须承担的后果。
  • 凤生:    国企的改革,不管是“公益性”还是“竞争型”,其经营者和监管理者都必须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经营和监管必须在阳光下进行,否则“公益性”将变成少数人套取国家财富的渠道,“竞争型”则将变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
  • ligangchao:    我认为应该再增加国有银行业。在形成具有公益性质的国企之前需要解决:1、增强自己的创造力;2、垄断型国企过渡到公益性国企进一步深化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3、建立公益型国企监督与考核体制。
  • 小小网虫:    垄断可以,但是不得让管理者把国有企业转变为自家金库,不得肥私。如何监督他们,我觉得应该把他们赚钱和花钱分开,花钱的部门直接独立出来,由第三方直接把关。所有预算、花费公开,所有报销开销公开、透明,让他们无法直接指挥如何花钱,接受全社会监督。如果有部分商业机密的,可以移交人大公开。工资福利全部由独立的外部机构发放。让国有企业彻底断掉自己只配利润的权利,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杜绝腐败。
从改革收入分配入手

国企“激励机制”存在双重悖论

    高达百万以上的高管薪酬,在当前的收入水平下,已经让人无法认同这是一个劳动者的工薪收入,让人无法想象其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如果没有对应的业绩,这和巧取豪夺还有多大的区别?这就更有悖于激励机制的积极意义。 [详细]

警惕国企内部的集团利益强化

    当下的中国,国有企业在为全民运营资产,提升民众福利上做得相当不够。由于当前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国有企业大量的留存利润往往导致腐败、浪费等现象,如私分利润,建造豪华职工别,购买豪华配车等,大量国有资产成为国企内部小集团的囊中之物。 [详细]

国企分红何时能让公众真实受益?

    国企上缴红利不仅是比例超低,而且几乎全部都是“取之国企,用之国企”;现实的情况是,国企分红非但未能纳入公共财政,反而经常要从公共财政继续拿钱补贴国企。 本质意义上,国企上缴红利不能纳入公共财政让国民分享,就根本不是什么国企分红,而充其量只是国企内部的资金调节而已。所以,在国企分红比例仍旧很低的情况下,必须全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早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惯例。[详细]

互动投票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10日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发表讲话,他指出,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国企在今后要向公益性方面改革,以强调其对国计民生的保障作用。

%
新闻背景

国资委称公益型国企存误读:垄断与公益不冲突

昨天,国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前被媒体误读的“公益型国企”跟国资委提出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并非同一概念。具有公益性质的国企强调的是其对国计民生的保障作用。而公益型企业的说法会让人误解为这类企业只强调公益性,而不顾盈利性和竞争力。[详细]

两类企业各有侧重 国企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

明年所有央企都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国资委强化预算约束 8条锁链看牢央企预算

前10月国企总营收超30万亿 同比增长23.9%

中石油高管人均薪酬达百万被指激励过度

媒体评论

国企公益化改革面临三重障碍对于众多上市的国企来说,考虑到公益化后如何兼顾投资者利益,以及保证所在行业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实现这个转型可能并不容易。

国企公益性的核心在于为民谋利这个概念的提出,绝不意味着重新回归“大锅饭”,也不意味着改革的倒退。重提“公益”,理应通过对当前国企种种弊病的反思与改良,使垄断国企回归民生责任。

国企“公益化”需要强力监管任何企业都有利润最大化冲动,国企亦不例外。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主管部门怎样看待国企的经营行为。应该说主管部门对国企拥有“绝对控制权”,完全有能力制止他们与民争利。

公益性国企的盘子并非越大越好在国企未来的改革方案中,保留一部分国企的公益属性确有必要,但这种公益性不在于企业“发扬风格”主动让利,而在于承担那些没人愿意承担的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刘静
邮箱:liujing@staff.cntv.cn
出品:民声在线
版权声明:欢迎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