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幸福就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社会保障怎样要惠及全社会?

医疗、养老、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和保障,以及对退伍军人的安置等等,都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医疗体系能否更加健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公平的“养老双轨制”何时能废除?养老金收不抵支,面临缩水,该如何解决?……我们所关心的是社会保障如何惠及全社会。[互动入口 ]

  • 杨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景目标就是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失业者能解困等目标。
    1. 王延中:政府应关注中低收入人群,增强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完善补偿模式与补偿机制。
    • 叶檀:真为民众养老负责,最好的办法是面向养老金或者社保金发行与通胀挂钩的保值债券,或者发行国债,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国民利益。
      1. 荀恒栋:对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要“节源开流”,并辅之以明确的法律救济途径。
      围观

      穿越777:    政府应当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扩大就业并逐步缩小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退休差别,实现全国统筹。

      蜗牛:    在中国推行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然面临多重阻力。

      葛麒:    把企业退休的补上去,把机关、事业退休降下来,使同样学历、同样工龄、同等职务的纳税人和公务员享有同样的待遇。

      信999:    这个政策有失公平,由于差距过大,使贫穷的企业人员,特别是退休与下岗人员更为贫穷,富有的机关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更为富有,使分配政策不公平、不合理、不协调、不公正。

      玉米白菜0:    如何让社会保障一碗水端平,如何消除职业差别和阶层歧视,这对政府将是考验。

      海浪:    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点之一。取消“养老双轨制”才能体现公平、公正。

      “养老双轨制”何时能废除?

      争鸣

      郑功成:中国社保改革成就巨大

      回顾中国社保改革20多年的历程,我曾经用“成就巨大、教训深刻”八个字加以概括。首先应当承认,社保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如果没有社保改革及这些制度安排所发挥出来的功能作用,国家的改革发展不可能这样平稳、快速。近10年来国家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保障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最有效益的投资。

      景天魁:老年人多并非社会危机

      关于老龄化的问题以及所谓养老危机的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属于乐观派的。我认为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提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甚至说是一个好事。这种情况未必一定给人类的养老造成困局,也未必给年轻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养老负担。所以所谓的养老危机顶多有50%是符合情况的,这是有根据的,另外50%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杨勇:不参保等于放弃自己的权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国家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参保人在年老、生病时提供帮助,具有福利性,同时权利与义务对应。就养老保险讲,现在参保缴费是为了老有所养,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一种社会义务,现在不参保、缴费等于放弃自己的权利。就医疗保险来说,不参保医疗费用就要个人全部承担。

      郑秉文:制定社保制度要慎之又慎

      福利制度和社保制度不是一件什么小事,不是简单地能有钱发养老金就行了这样一个谁都可以支配的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养老金模式一旦确定,几十年是一个周期,其潜在的问题和潜伏的矛盾短期是看不见的,一旦模式选错,又很难改回来。所以,模式的选择、福利项目的设定、具体的改革措施等,都要慎之又慎。

      褚福灵

      中国的医保制度应当不断改善,制度已经建立,救助制度也已成型,但是制度还需要落实到位,现有制度可能还会与实践不符,对基金还需监督透明,信息公开,医院的配套制度也需要改革,医药价格虚高问题也需要改进。

      老干部不享受医保基金,他们是公费医疗。即便改成医保基金,也会有财政的预算,会按规定的缴费,不交费是不可能享受医疗保险的。

      医保当前来看不存在问题,隐忧是合理的,目前总体来看是有结余的,以后需加强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建设合理支付制度。

      医疗费用改革的总额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过度医疗,以前是项目付费,现在对一些病种进行定额,如果花多了,就属于过度医疗。目的不是说不让患者看病。过度医疗是存在的,但是目标和方向还是适度医疗,让全体人民得到医疗保障,但是风险是需要共担的,不需要过度买单,不存在让人民过度埋单的行为。

      交锋

      观点PK养儿能不能防老?

           古语有云,养儿防老,但在如今这样一个生活成本逐年攀高的社会,养儿防老这句话无形中已经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现代社会,很多人是因为生活压力大,为了生存,到外地去发展去闯荡,无暇照顾父母。因此当代年轻人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压力,还有来自社会伦理层面的考量。在过去,养儿防老是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没有公共保障措施,所以老观念是养儿防老,在养老制度健全后,养儿防老的观念是否也应该逐渐转变?

      老话儿没错,养儿防老,老传统没变。在今天,中国的多数老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们享受的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水平还跟不上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在社会公共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选择私人或者商业服务,往往价格不菲,而在有的不发达地区,即使有钱,也找不到专业化、有公信力的专业老年人护理服务。这使得很多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在老一辈人的经验中,没法很爽快地就对子女说:你们不用考虑以后照顾我。

      养儿防老,不如参保,儿女也有难处。养儿防老,说来容易做来难,在过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养老保险长期以来难以实行,老百姓老有所养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不到解决,老百姓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无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是靠子女,就是靠自己。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为了生计也很难顾及到家中老人,最好的养老保障不是靠子女,而是靠国家靠社会靠制度保障,靠国家养老保险,所以“养儿防老不如参保”,制度才是真正的保障。

      • 冯伟福:养儿防老永远不过时,毕竟,亲情在那里摆着,比起物质上的需求,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这些是不能靠外人来实现的。某些孩子不孝,还在于家长和老师在学校的教育程度,你想想,如果一个年轻人,你连老人都不赡养了,还能指望他对朋友、对社会、对他人做出什么贡献?
      • 张郁峰:如果年轻人生活不易,那么老年人的生活将是更不易,有文化修养的民族,是有希望未来的民族,有道德修养的人生,是无愧生命的人生。养儿防老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人伦情怀,如果人失去了这种情怀,人生将变的毫无意义可言。养儿防老不是义务,而是要求,是现代人不能丢掉的传统。
      • 邓大松:养儿防老也没有过时,看问题不能片面,现在只不过是说,养老是个社会问题,既要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也得有社区养老院等社会帮助方面,多方面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养老问题。
      • 梧名:在中国,“养儿防老”永不过时, 它是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而且能给人带来温暖。就算社保再完善,也不能代替儿女照顾老人的那种温暖。
      • 叶檀: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为了老有所养,政府要尽最大能力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减少子女赡养父母的经济压力,力争由子女独养过渡到子女与国家共养,最后实现国家独养。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压力大,不啃老就不错啦,关键还是要靠国家提供保障,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 黄身发:都说养儿防老,可苦心养大了儿子,自己到老年时能真正安享晚年的能有几人。父母对孩子付出这么多爱,岂只是为了养老?儿女都应有感恩之心,用孝道来回报父母之爱。
      • 小卉:“多子多福”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论调,但现实生活中,不乏子女众多的老人却面临无人赡养照料的困境。既然多子并不注定多福,那么养儿防老也就成了一厢情愿的奢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还要靠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 ywyao0:养儿防老已经过时了,完善社会保障才是大趋势。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形成了“421”模式的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可孩子却要承担两位老人的养老问题。所以,依靠社会、依靠国家养老才是趋势。
      看客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