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医疗、养老、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和保障,以及对退伍军人的安置等等,都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医疗体系能否更加健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公平的“养老双轨制”何时能废除?养老金收不抵支,面临缩水,该如何解决?……我们所关心的是社会保障如何惠及全社会。[互动入口 ]
回顾中国社保改革20多年的历程,我曾经用“成就巨大、教训深刻”八个字加以概括。首先应当承认,社保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如果没有社保改革及这些制度安排所发挥出来的功能作用,国家的改革发展不可能这样平稳、快速。近10年来国家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保障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最有效益的投资。
关于老龄化的问题以及所谓养老危机的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属于乐观派的。我认为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提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甚至说是一个好事。这种情况未必一定给人类的养老造成困局,也未必给年轻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养老负担。所以所谓的养老危机顶多有50%是符合情况的,这是有根据的,另外50%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国家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参保人在年老、生病时提供帮助,具有福利性,同时权利与义务对应。就养老保险讲,现在参保缴费是为了老有所养,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一种社会义务,现在不参保、缴费等于放弃自己的权利。就医疗保险来说,不参保医疗费用就要个人全部承担。
福利制度和社保制度不是一件什么小事,不是简单地能有钱发养老金就行了这样一个谁都可以支配的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养老金模式一旦确定,几十年是一个周期,其潜在的问题和潜伏的矛盾短期是看不见的,一旦模式选错,又很难改回来。所以,模式的选择、福利项目的设定、具体的改革措施等,都要慎之又慎。
中国的医保制度应当不断改善,制度已经建立,救助制度也已成型,但是制度还需要落实到位,现有制度可能还会与实践不符,对基金还需监督透明,信息公开,医院的配套制度也需要改革,医药价格虚高问题也需要改进。
老干部不享受医保基金,他们是公费医疗。即便改成医保基金,也会有财政的预算,会按规定的缴费,不交费是不可能享受医疗保险的。
医保当前来看不存在问题,隐忧是合理的,目前总体来看是有结余的,以后需加强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建设合理支付制度。
医疗费用改革的总额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过度医疗,以前是项目付费,现在对一些病种进行定额,如果花多了,就属于过度医疗。目的不是说不让患者看病。过度医疗是存在的,但是目标和方向还是适度医疗,让全体人民得到医疗保障,但是风险是需要共担的,不需要过度买单,不存在让人民过度埋单的行为。
古语有云,养儿防老,但在如今这样一个生活成本逐年攀高的社会,养儿防老这句话无形中已经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现代社会,很多人是因为生活压力大,为了生存,到外地去发展去闯荡,无暇照顾父母。因此当代年轻人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压力,还有来自社会伦理层面的考量。在过去,养儿防老是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没有公共保障措施,所以老观念是养儿防老,在养老制度健全后,养儿防老的观念是否也应该逐渐转变?
老话儿没错,养儿防老,老传统没变。在今天,中国的多数老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们享受的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水平还跟不上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在社会公共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选择私人或者商业服务,往往价格不菲,而在有的不发达地区,即使有钱,也找不到专业化、有公信力的专业老年人护理服务。这使得很多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在老一辈人的经验中,没法很爽快地就对子女说:你们不用考虑以后照顾我。
养儿防老,不如参保,儿女也有难处。养儿防老,说来容易做来难,在过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养老保险长期以来难以实行,老百姓老有所养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不到解决,老百姓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无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是靠子女,就是靠自己。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为了生计也很难顾及到家中老人,最好的养老保障不是靠子女,而是靠国家靠社会靠制度保障,靠国家养老保险,所以“养儿防老不如参保”,制度才是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