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实名网购被抢注,谁动了我的火车票?

旅客网购火车票,身份证频遭抢注无法购票

网上购票的开通大大方便了乘客,但最近有乘客反映,在登录www.12306.cn网上购票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已被注册过,导致注册不成功和无法购票。12306客服称,此现象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被人恶意抢注。[互动入口 ]

  • 随便玩:客服提醒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这是好意,但是现在办什么事都要身份证,信息泄露太容易了。
    1. 沉鱼:既然都实名制了,为什么不注册的时候和公安部联网,实时校验一下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呢?现在有很多小工具是可以模拟生成身份证号的,铁道部的网站应该建的更专业一些,不要有太多BUG。
    • 小酷:购买飞机票怎么不需要网上注册?一样是实名制,但是没有票贩子和抢注,请铁道部参照飞机票订票!
      1. 浮萍:这问题应该好解决,使用他人身份证不予取票。即使预定成功也无法上车。在注册的过程中做成第一步提示。逐渐让大家树立诚信。以后工作生活都挂钩诚信,多卡几次就会像排队一样逐渐自觉了
      围观

      堕落的鱼:    我注册不上,让我去报警,找警察,警察不会又让我去找铁道部吧?

      落花岛:    用过的火车票要及时销毁?我要留着报销用的话怎么销毁?

      孤舟:    还有件事没搞清楚,购票成功以后要本人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去窗口才能拿到票!即使你用别人信息注册成功了,你没有那个人的身份证你怎么去拿票?

      绝版英雄:    建议在条件具备时,更换带刷卡功能和指纹信息的新身份证。在没有换证之前,铁道部应该负责将持身份证原件的旅客把属于自己的账号拿回来。

      海市蜃楼:    网上身份证号码一搜一大堆,胡编也能编对几个身份证号码。铁道部还是想想怎样解决自己的系统失误吧。

      心只有你:    我的身份被别人非法冒用了,我再去用他人的身份去注册,这种恶性循环何时是个头?这也失去了实名制的初衷。

      身份证被抢注 铁道部支招:1.用别人身份注册 2.将个人信息关联到别人账户 3.报警

      争鸣

      陈道明:好男人的基本标准

      不一定要浪漫,但一定要负责任。不一定要挣大钱,但一定要养家。不一定要事事听父母,但一定要有孝心。不一定要三从四德,但一定要宠老婆。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有时间陪家人。不一定要管孩子,但一定要爱孩子。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一定要拿得了主意。

      杨锐:美国的人权很虚伪

      中午录像,谈加拿大历史上辱华排华法案和人头税。美国也有类似排华法案,导致中国劳工帮助白人修建了铁路后不能把妻儿带来,骨肉天各一方。二百年来,没有人权的种族歧视国度今天疯狂批评中国的人权纪录。虚伪和真诚,这是人类文明的狮身人面像。

      冯小刚:演员为钱演出是言为心声

      演员在新片上映时被记者最常问到的话是:你为什么出演这个角色?回答五花八门,却鲜有爽快回答:是为了赚钱。我不知道观众听到演员这样的回答,会不会印象很负面?我不会,他会给我留下正面的印象,言为心声。当然,我们组的演员确实没有为了赚钱来的,他们要是冒充坦率说是为了赚钱来的那就是撒谎了。

      闾丘露薇:校车事故不能全归结为撤点并校

      撤点并校,对于有的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来说,可以让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毕竟课程全老师多,于是需要发展寄宿制或者是校车服务。这都是要结合当地情况来决定选择哪种方法,不能一刀切的都采取同一种方法,就好像不能一刀切撤点并校,也不能把校车事故全部归结为撤点并校一样。

      石述思

      当公众抱怨物价高的时候,他们说纽约的东东也很贵,而忘了那里的收入;当你抱怨遭受歧视的时候,他们说老美都歧视黑人好几百年了,而忘了奥巴马当上了总统;关键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实在不明白那么多穷人疯了一样想当明星,木有才艺,木有潜力,但仍痴心不改。后一个电视选秀节目的常客、来自安徽的农民告诉俺:哥,这算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有别的可能谁到这现眼呢?想想,真让人不是滋味。

      一个正常的社会,往往对公职人员要求严苛,因为他们供职于公共服务机构,需要纳税人拿钱供养,必须干人事,有接纳批评的胸襟,不能动辄打击报复;而对任何个体相对宽松——无论他是明星还是草根,富豪还是穷人。而现实往往相反。

      交锋

      观点PK老师该不该挖苦讽刺学生?

           教育部拟明确规定禁止老师讽刺挖苦学生。针对这一规定,有网友认为,讽刺挖苦是在用语言暴力伤害学生,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阴影,影响深远。也有家长认为,讽刺挖苦就像体罚一样,是一种变相激励,是老师严格要求的体现,等将来孩子们成材了,当初对老师的不满就会转化为感激。您认为,老师应该挖苦、讽刺学生吗?

      该禁止,讽刺挖苦有违师德讽刺挖苦有时候的确会起到令人觉醒、催人上进的作用,但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在成人世界也许可取,但不应存在“童话世界”里。就像教育部公布的的教师专业标准,是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而不是大学生、公司企业。一些讽刺挖苦好比给学生贴上了歧视“标签”,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老师是一定不会随意讽刺挖苦孩子的。

      不该禁止,讽刺挖苦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中国学校这么多,在体罚、变相体罚还屡禁不绝的前提下,又如何能根治“语言暴力”?这些行为之所以不能根治,就是因为家长支持、校领导支持。因为体罚、讽刺学生是一种“变相激励”,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拳头”的威慑下,学生考试成绩提高相对更快,就好像“狼爸”的教育理念一样,一顿打的效果往往胜过“一顿蜜”。一旦他们取得满意的成绩,就会理解当初老师的良苦用心。

      • 有话想说:孩子们的心智并不成熟,利用挖苦讽刺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也许当时领悟不了,难以奏效,而要是孩子真的知道字面背后的含义,很难像大多数成年人一样放得下。
      • 菲同一般: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肯定是懂心理学,掌握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应把运用在成人世界中的讽刺挖苦套用在孩子身上。真正专业的教师会换位思考,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育。
      • 小狮子:作为未成年人,学生有其不成熟之处,知识上有,心理上也有。对于一些偏颇或负面的表现,教师有指导改正的责任,但要以尊重、信任学生为前提,不可粗暴对待。
      • 我和世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真正专业的老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只会教书而不懂得育人的老师,课讲得再好也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 天外飞仙:教师对孩子的讽刺和挖苦对孩子绝对是一种伤害,身为教师,要讲师德,教师没有资格讽刺挖苦学生,那不是一个在专业上合格的老师。
      • 牛了个牛: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但不是社会的祖宗。总是表扬鼓励,不许打不许骂,还怎么管教孩子?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又都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真是进退两难啊。
      • 薇薇安:我怎么没见过一条是保护老师的?当今社会,老师被学生、家长欺负的事件比比皆是,每天就规定老师该怎样怎样,不能这又不能那,怎么没人来维护老师的权益?
      • 乐乐妈:讽刺挖苦有时候能起到令人觉醒、催人上进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屡教不改,鼓励表扬都不管用,也许用用激将法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肖邦的钢琴:讽刺挖苦比体罚辱骂的程度轻得多。讽刺的对象、表现的手法不同,还会成为一门艺术,要强的孩子会因为老师的挖苦知耻而后勇,如果因为一句话就萎靡不振,这样的孩子也太脆弱了。
      • 胡一刀:都说老师应该懂点心理学,可殊不知,讥讽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暗示”,其作用等同于“心理暗示”,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什么要禁止?
      看客
      生活

      《潜伏》演员是逃犯 还有多少逃犯在潜伏?

      在《潜伏》扮演保密局股长盛乡的吉思光被警方抓获,原来他竟是13年前一宗袭警抢枪案的在逃犯。[详情 ]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