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张试卷被孩子父亲发现后,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一天时间里就被转发近2000次,评论400多条。[互动入口 ]
中国的教育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如何不要把学生都往同一套既定的条条框框中去培养。难道非要训练说一套,做一套?何时才能鼓励求实和创新?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从小就开始这么塑造了,这样的教育未必能培养出"谦让"的孩子,却一定葬送了"诚实"的品质。
其实老师说太多了,费这么多心思,又是故事,又是榜样的其实啥也不用说,这就是文明社会的rule!执行就好。没看见前几天广受追捧的某外国学校的行为规范吗?不就是几条rule列出来,既没有解释也没有理由,很多人不是还为此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形式是赠与,实质应是宣言人性自我满足的爱。可教育却只规定动作没有诠释内涵,容易让学生养成被权威所奴役的心态,同时,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期以往必然造成孩子狭隘的付出心态,认为付出一定要等价交换,忽略了爱心传递的真谛。
强扭的瓜不甜。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想法都是受大人的社会影响的,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如果现在的社会是真正的“谦让”,那么孩子的眼里必然看的见,必然认为该让,根本就不用你老师来说什么。
微博@黄恒的文盲世界:女儿在英国圣公会学校时的十条行为规范,她只有6岁。如下:
1,用和善的语言;2,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3,分享和有序;4,聆听别人说的话;5,做真诚的人;6三思而后行;7,注意你的举止;8,不要轻易发火;9,想想别人的感受;10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题目本身,即“是否需要用这个典故来教育下一代中华美德”这件事,当事人的家长认为,德育课和语文课很难完全分开,德育教育是贯彻在所有行为习惯和细节方面的,不是喊口号,不仅可以在语文课上体现,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如果要教育孩子,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告诉孩子‘安全带不系,车就不动’,‘出电梯,帮忙按住开门钮,让别人先走’等”,这些比让梨更有效。
一个小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写“我不会让梨”,让老师打了叉。但孩子坚信4岁的孔融不可能会让梨。孩子的爸爸把试卷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老师打叉显得简单粗暴,道德教育不能要求人人都成圣人,至少孩子的诚实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人认为,这道题目出的没有错,“这题本身就包含了对孩子是非观的培养和引导,和教人说谎根本无关”。对此,你认为孩子该怎么回答?
学会让梨就是让孩子懂得谦让语文课和思想道德课其实无法完全脱节,在语文试卷里出现这样的题无可厚非,“这题本身就包含了对孩子是非观的培养和引导,和教人说谎根本无关。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抢最大的,就是释放人性吗?”从小教育孩子应该懂得与人分享,让梨的行为则是学会分享的更高境界。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就是这个故事本身承载的教育意义。
不让梨没错,孩子的诚实不能被抹杀很多人为孩子“鸣不平”,第一,孩子是讲规则的,父亲授权,严格按照年龄大小来分,自己的比弟弟的梨大,可以不让。道德教育不应该要求人人都做圣人。第二,这个孩子至少说了真话,比那些口是心非回答“让梨”的好。孩子讲的是真话,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果按照老师的意思,孩子哪怕违心也要填写让梨,这岂不是在变相教孩子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