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同届学生正在冲刺六月高考,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三(1)班却看不到紧张氛围,教室空荡荡的。班上35个学生,已有三成左右收到美国多所高校预录通知,而且基本上是美国排名前100的高校。
班长周姝琪已经拿到两所美国知名高校预录通知,她说:“我的学习成绩一般,参加高考肯定考不上名校。”
“中等生”拿到美国大学奖学金
录取周姝琪的阿尔比恩学院和德鲁大学给她提供奖学金,每年4.4万美元和5.7万美元。但她还在继续等消息,“排名靠前的大学录取都在4月份左右”。
高三(1)班是华师一附中首届国际留学 (微博) 实验班。高二时,这个班全班学生主动放弃国内高考,全力冲刺国外大学。老师说,美国高校和国内高校的选拔标准有较大差别。班上不少学生,如果在国内拼高考,成绩只能排在重点线上下,算不上优秀。
据介绍,班上学生一般申请8所左右学校,少数申请20多所,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斩获。今年5月之前,这些高校录取通知书将陆续送达。现在,半数以上学生在准备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考试。
学生毛越说,放弃高考,既是避开高考竞争压力,也是希望去国外增长些见识。同学张迪则说:“不满国内大学教育,很多人大学都是玩过去的。”
这可能是另一种应试教育
高三(1)班学生有个共同点:家境殷实。“到美国大学学习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需30万元左右。这个班的孩子多来自大学教师家庭和经商家庭。”英语(论坛)老师兰芬芳说。
学生和学校签协议放弃国内高考后,除了普通高中课程,他们的课程还有交际英语、托福、雅思(微博)、英美概况、人文讲座等。
因为美国高校很看重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他们还必须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支教、做义工、组织学校活动等。班上每个学生都有职位,点滴能力锻炼都在为升学攒资本。
后几届留学实验班还会开设英美文学等4门美国大学预修(AP)课程,学生就读部分国外著名高校时,AP学分抵去大学学分,可减免大学课程。此外,留学实验班并无特殊之处,学费和普通班级一样。
“现在选择到国外上大学的高中生越来越多,学校就为他们提供优质发展渠道,这是建立留学实验班的初衷。”武汉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说。
虽然这个国际留学实验班学生的“出路”都不错,但兰芬芳有些忧心:现在不少外国名校反映,中国学生在大学课堂表现很糟糕,如思考讨论不积极、不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布置的项目等,学生出国以后,将面临真正的人生考验。
全班留学的奇迹不可复制
当同届学生正奋力向6月高考冲刺之时,华师一附中高三(1)班的35名学生都将收到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个班上,不少国内高考制度下的“中等生”,却成了美国高校眼中的“优等生”。
在高考制度动辄就被口诛笔伐的当下,这样的新闻无疑很能吸引眼球。更具轰动效应的是,这些在国内高考制度下的“中等生”,却成了美国高校眼中的优等生,这无疑可以在批评国内高考制度的喧嚣中再添一抹口水。问题是,这样的奇迹,可以复制吗?
新闻中交代,这所创造奇迹的班级是学校的“国际留学实验班”。换句话说,人家的目的,就是冲着“国际留学”来的,本就不是为高考而准备。这样的实验班,在师资力量、学习方式、入学考试等方面,都与国内高校截然不同。
这些年,中国早已成为海外留学市场上的香饽饽,很多国家都有专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和优惠条件,更有甚者,干脆就为中国学生设置课程和学科。有关中国学生在国外数年,专业课没学好,外语也不流利,混个文凭就回国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当然,对于国内大部分学生来讲,如果想要留学国外,最大的制约,倒并非所谓“中等生”“优等生”之类的分数差别,而在于高昂的费用。这笔费用不是普通家庭所能够承受得起的。
国内高考制度下的“中等生”成了美国高校眼中的优等生,这样的结论,未免下得太早。在国外高校纷纷对中国留学生伸出橄榄枝的现实语境里,我们不能像喝了蒙汗药一样,也认为这样的选才制度,是对国内高考制度的讽喻。要知道,即使高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对于学生家长和学生来讲,这依旧是个最不坏的制度。
全班留学的奇迹不可复制,而且对于国内高考制度的纠偏和改进也作用有限。这样的奇迹,只能证明高考已经不是提供学习深造机会的惟一途径,甚至也不是最好的那个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专门设置这样的“留学实验班”,固然有为学生创造海外留学机会的初衷,但说不定也有“政绩工程”和宣传招生的广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