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日本、俄罗斯在俄罗斯远东举行边防军联合战术演习,日俄之间一方面携手军演一方面互相戒备令人雾里看花。日本大肆宣扬“外部威胁论”,在东海海域日本自卫队舰机针对中国的侦察力度不断加大,在南海争议上拉帮结派、动作频频。日本四面是为寻求安全感,还是搅动一方不得安宁?日本军事外交合纵连横意欲何为?
主持人(刚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今日关注》。
日本、俄罗斯近日在俄罗斯远东举行边防军联合战术演习,日俄之间一方面是携手军演,而另外一方面又互相戒备令人雾里看花。日本在大肆宣扬“外部威胁论”,在东海海域日本自卫队舰机针对中国的侦察力度在不断加大。在南海争议上拉帮结派、动作频频。日本四面出击目的何在?军事外交合纵连横目标对准谁?今天我们来关注日本的动向。
今天来介绍一下演播室里请到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本台特约评论员尹卓将军,欢迎您。
另外一位是国际关系学院的杨伯江教授,欢迎您。
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日俄之间的联合战术演习的相关情况。
今日关注:日俄举行边防部队联合战术演习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和日本27日在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南部的阿尼瓦湾举行边防军联合战术演习。这次演习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两国边防安全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海上跨国犯罪行为。
俄方派出了4艘巡逻舰、1艘巡逻艇、1架飞机与1架直升机参演,日方派出“索亚”号护卫舰参演。两国参演部队演练了抓捕非法捕捞者以及海上救援等项目。这是日俄双方联合军演的延续,也是第13次日俄海上搜救训练。
上个月的27日,日本自卫队与俄罗斯海军就已在日本海举行过一次联合搜救演习。俄罗斯的海军“瓦良格”号弹道导弹巡洋舰和补给舰等3艘军舰参加了演习。
主持人:日俄之间出现“联合”这个词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看着比较少,因为在过去的历年当中,我们新闻媒体关注更多的是日俄的“岛争”问题。对于这次的联合军事演习对于曾经甚嚣尘上的“岛争”来说是一种假象呢?还是真的有它的实际意义?
尹卓(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本台特约评论员、海军少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联合演习。首先,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日俄之间过去经常发生逾越争端,双方签订了《逾越协定》。这个逾越协定对渔民的捕捞、季节、数量、注册船、注册港等这些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当然也防止其它无关的国家到这个地方来盗捕,所以对这个地方控制的非常严格。另外日本渔船在那儿活动比较多,双方为了避免一些海上的冲突,对这个地方的渔业执法也非常严格。
另外人员是经常轮换的,在这个地方进行海上护渔等联合执法,首先要达成通信,就是大家在国际频道或者相应的一些事先确定的频道里边能沟通,抓到渔民以后向对方国家如何通报、如何处理、如何罚款等一系列的处置问题,就不会使小问题影响两国外交层面的关系,所以才过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联合演习,就是看大家沟通是否顺利。但是从双方的安全关系上来说,这个演习是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对缓和两国在安全领域的矛盾是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主持人:您刚才说双方更多是在渔业上面的一些沟通,包括一些人员的相关问题。但是这次是俄日之间的边防军在进行演习,它的这种象征意义是不是更大?
尹卓:俄罗斯在这个地方基本上是边防军来处置海上的一些问题,它不像美国或者日本有海上警卫队,基本是由海上边防军来担任海上的执法任务,也包括跨国犯罪的问题都在这个地方解决了。
主持人:我们对俄日关系印象最深刻就是在今年9月份罗斯用轰炸机绕着日本列岛飞了一圈,可以说给日本画了一张地图,这对俄罗斯人来说极具想象力的举动,对日本来说是极具威胁力的。但这个事情过去之后,俄罗斯又有一系列的军事动作,但是这次两国之间包括在一个月之前的27日双方还进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再加上这一次所谓的战术联合演习。杨教授,这种联合演习是日方的需求更多一些还是俄方的需求更多一些?
杨伯江(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好像日方更积极主动一些,刚才主持人前面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一方面是“岛争”甚嚣尘上,但是转而又变了笑脸,然后一起来搞军演,这恰恰反映了冷战后大国关系的一种新的模式,就是没有绝对的合作,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全面对抗,日俄关系近期展开的活动是对新模式的一个非常生动的展示。从日方来讲的话,在“岛争”问题上更多反映日本国内政治斗争和国内政治在外交上的延伸,而这次主要是一种在国际战略特别是从大国博弈角度来进行布局。
主持人:您刚才说日俄之间由这种紧绷着脸突然又变成笑脸了,可能之后又会紧绷起神经来,您觉得这种所谓新模式的国家关系会在日俄之间长期上演下去吗?
杨伯江:会长期上演,而且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就是当我们被问到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我们可以说哪个都是真的,但是就看它把哪一张面孔转给你看。从这个日本的国际战略角度来说,通过观察日俄之间互动的事件,可以感觉到在日本对外战略上,可能对华关注已经成为了焦点。当然是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扩大内需过程当中,日本如何能够搭乘这列快车,能够拉动自身经济发展。第二,就是在战略和安全上如何拉拢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势力联手来抗衡。
主持人:说到俄日关系未来关系的发展,最近一个月为什么没有听到“岛争”的消息,原来两国在进行联合演习。接下来俄罗斯马上要面临大选年了,日本的新内阁又刚刚出现在国际媒体的面前,双方是否会为了新的政治局面而重演上个月之前的事情,尤其围绕“岛争”。
尹卓: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那就看双方在大选的时候会面临什么挑战。在北方四岛或者俄罗斯称的南千岛群岛上双方都有内政需求,像民主党在对中国方面受阻的话,它会在大选里头提出俄罗斯对它的威胁问题。而俄罗斯也一样,俄罗斯在大选中要凝聚人心,美国向西方表示强硬那是一回事,实力可能还不够,但是向日本表示强硬比较容易。如果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有所表示,俄罗斯一定会强硬回应,而这种强硬回应会被媒体放大,大肆宣扬,就是把普京或者其他人硬汉的形象宣扬,那就更有凝聚力、吸引力,这样便于双方在大选里头各自的政治利益。
主持人:其实俄罗斯的“肌肉”在现在也正在展示,包括对于南千岛群岛的问题,最近我们发现俄罗斯部署了更加先进的武器,包括各方面的军事安排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日本也会应对俄罗斯的做法,在加强这方面的军事应对。
尹卓:俄罗斯加强军事部署其实有虚的一面,有实的一面,虚的一面它开始宣布部署的是“特-90”,“特-90”坦克跟它实际部署的“特-80”差得很远,“特-80”是80年代的产品,而“特-90”是90年代末到2000年的产品,就有一代的差距差不多。另外它的“山毛榉-M1”,原来是M2是最新型的,而现在变成一个老型号,这个型号已经用了20多年了,它经济上达不到真正加强在太平洋方向外岛的一些军事部署。但是它真正部署的不会宣传,那日本看得非常清楚,你造势造那么大,但实际部署的战斗力并不是那么强,都是老旧装备,觉得俄罗斯并不是在这儿加强对它的威胁,日本也会做出相应的评估。
主持人: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和俄罗斯联合进行一些活动。
尹卓:是的。
主持人:日本一方面联合俄罗斯进行相关的一些军事演习,另外日本也在更加积极地插手所谓的南海争议,通过相关的方式来搅动南海的局势,这一方面的背景我们来了解一下。
新闻背景:近拉菲越 远拉美澳 日本南海用心良苦
据日本媒体透露,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要在11月中旬利用出席东亚峰会的场合,提出所谓的“海洋经济回廊”的构想,同时再次呼吁就南海争议在东盟内构建多边磋商框架。此外,野田还将于12月份出访印度,据称与印方磋商的重要一环就是海洋安全问题。
日本针对南海的动作还不止这些,早在9月下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就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会谈时达成协议,计划加强双方在海上安全保障和防卫方面的合作。10月中旬,日本新外相玄叶光一郎首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访问期间,玄叶光一郎提出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纷争的建议,并得到了积极响应。此次访问被日本媒体普遍解读为日本开始全面介入南海主权问题。
访问归来不久,10月24日,日本和越南又签署了《海洋战略安保协议》,双方同意在南海争议上采取统一协调的政策。不仅如此,日本在自己设计的南海连环局中,不光近拉菲越印尼等周边国家,还远接美国、澳大利亚。7月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美国和澳大利亚海军罕见地在文莱近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日本在南海争议上可谓用心良苦。
主持人:日本的新任首相、外相在刚上任之后就为南海的问题奔忙,作为域外国家确实有点儿不辞辛苦,这和人们包括媒体之前的判断多少还是有些差异。因为日本国内现在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新的内阁不仅关注了这些问题,同时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南海,这种选择是如何做出的?
杨伯江: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日方的想法,第一是作秀,第二是掩饰,第三是转移。什么意思呢?野田是在一个多事之秋上台的,他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国内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3·11”地震之后所面临的艰巨的灾后重建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又是非常难完成的,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战后日本的经济政治框架在冷战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由此而高度的固化,要想改变它谈何容易。所以作为一个经产大臣出身的野田首相,他只能采取避重就轻的做法,在经济上尽可能地做,同时在外交上采取一些吸引国内眼球和国际眼球的一些动作,也可以说是在造一种政绩,但可惜这个政绩不是决定日本未来和内阁支持率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第二,所谓的转移和掩饰也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包括日美关系目前面临很严峻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日美之间的矛盾摩擦激化的时候,往往也是日方在中日关系上找麻烦的时候,也就是要告诉美国,你不要对我不好,不要虐待我,我在你的战略当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否则我可以对你耍态度,我可以干得不如现在好,我想这也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另外通过日本最近一连串的军事外交动作,日本把中国作为对外战略关注当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了。
主持人:之前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交流停留石油的开采等等这方面的合作,但是在政治上有一种逐渐走热的趋势,您觉得这种判断过分吗?
尹卓:这个判断恰如其分。因为在野田没有当首相之前,他对华的政策也是比较强硬的,以强硬派出身。另外对国内问题基本上跟自民党差不多,像国内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那他是坚决主张参拜的,虽然他当首相不参拜,但是他在在野的时候是经常参拜的。现在野田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民主党政权能否持续下去,是在国际上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美国的影响。因为鸠山看得非常清楚,鸠山雄心勃勃地想改变日本的国际地位,要对美国说“不”,你真正对美国说“不”了以后,几个月就下台了,因为美国不停地给你出难题,叫你在国际上、国内上搞不下去,像国内的承诺兑现不了,最后下台走人。当然鸠山的理念不符合野田的想法,野田认为在国际上跟美国搞好关系,有利于抬高日本的地位,也有利于巩固野田在国内的政治地位,这也是今后在党内可以巩固地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他现在在南海争议上作秀或者挑衅中国都是为了帮助美国,美国重返亚洲、重返东南亚,日本是最主要的基石。他要充分表现这一点,虽然南沙和南海南海争议跟日本关系不大,像你刚才讲的是一个域外国家,但是他要积极地介入进去,用日本在这个地方的投资来影响这个地区的形势,最终达到配合美国的目的。
杨伯江: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来说,目前有两个苗头是值得关注的,战后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最近这几年又有一些新的变化。
第一,这种以地区安全问题或者是热点问题为把手,试图打开双方在安全甚至军事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比如9月27日,日本和菲律宾签订的《联合声明》,其中讲到了一点就是日本要拨出来一部分ODA,ODA是政府开发援助,所谓开发就是经济发展。那么用这个ODA去加强菲律宾的海上警卫队,这就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就开始越线了。
第二,就是突出所谓的共同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这一点是迄今为止,日本与之签署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的条文当中都是存在的,突出他们的共性,也就是所谓价值观外交的死灰复燃。
主持人:日本正在进行的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外交,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当中,日本和越南、菲律宾是有战略关系的。恰恰又是这些国家和中国存在着海洋权益的纷争,是不是日本未来会联合更多与中国有纷争的东南亚国家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尹卓:毫无疑问,日本想走向政治大国要有踏脚石,第一,日美关系是日本的一个基石,日本要走向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大国,首先要想在亚太立足就必须以南海争议作为突破口,加强跟东盟国家的关系。但是在经济上中国走在前头,日本落在后头。日本想在安全问题上领先于中国,跟个东盟加强安全方面的合作,这样在政治上、安全上能够领先一步,作为日本踏向政治大国重要的一步。
主持人:日本最近动作频频,除了和俄罗斯在一定层面上搞联合,又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搞串联,同时日本的舰机对于东海的侦察力度也在增加,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背景。
新闻背景:舰机扰华 西南增兵 日本针对谁?
日前有媒体报道,据日本防卫省统计,今年4月至9月,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机紧急出动了203架次以应对可能侵犯日本领空的外国飞机,其中有83次针对中国飞机,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比去年增加了2.5倍,但同时也表示中国飞机并没有侵犯日本领空。
日本舰机对华侦察频率明显提高引起了媒体关注。26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次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杨宇军表示,中国军机的有关飞行活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日本舰机对华高频率侦察,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严重干扰了中方的有关军事训练活动,危害了中方舰机安全,是引发中日海空安全问题的根源。
不仅如此,进入10月以来,日本在西南增兵动作明显。10月初,日本海上保安厅在距钓鱼岛附近海域增设了一艘大型的巡逻舰,将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常备的巡逻舰增加到了3艘。
根据日本防卫省9月30日披露的2012年度最新国防预算案,加强包括钓鱼岛在内的西南诸岛军事力量成为预算案重点内容。该预算案显示,日本将在冲绳县与那国岛部署陆上自卫队沿岸监视部队,还将在鹿儿岛县冲永良部岛部署新型雷达,并添置早期警戒机E-2C,扩充冲绳那霸的航空自卫队基地,以便预警机起落。有分析指出,日本在西南设置监视和侦察部队,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中国的监控。
主持人:最近日本政府的领导人发表一些讲话,中国在持续增强军力,尤其在周边的海域加强了一些活动,对日本的周边安全环境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者叫不透明性,日本的自身安全需要中国做出什么样的透明性呢?
杨伯江:日本这个说法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已经是喊了多少年。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到日本的一些战略意图。从当下来说,首要的目标是要如何落实去年的防御结合大纲,去年12月14日通过了第四份防御结合大纲,跟前面相比有非常重要的变化。但是这个大纲的落实首先面临一个财政制约的问题,这种财政上的困难,在今年“3·11”之后就更加剧了。所以从军方的一些部门利益来说,如何制造一些新的理由,使大纲在最大的限度下能够得到实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事关生死的问题。与此相关的动静,包括近期日本要逐渐解除武器对外出口禁令的问题,也是出于经济和财政上的考虑。
第二,日本就是要借此来显示它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包括在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从日本角度来看,恐怕近年来它的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其中就是美国在某些方面的相对衰落以及新兴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和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关系、文化文明以及地缘政治等复杂的关系,对日本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所以日本要想方设法的调动一切的战略资源来抗衡,以此来扩大自己的战略回旋余地,包括在冷战结束以后采取几个重要的步骤,也包括和俄罗斯之间发展合作,也包括在2002年试图发展和朝鲜的关系,都是在这样一个范围之内。
主持人:近来有人对日本的动向评论,其实对于东海包括钓鱼岛的问题,日本方面也有很大的压力。现在正好有一个所谓南海的争议,这个问题又摆在桌面上显得比较突出,所以日本有这样一个意思,从这两个方向对中国形成牵制之后,可以减缓自己在钓鱼岛方面的压力,这种说法成立吗?
尹卓:这种说法本质上是不成立的,本质上是一个错误的论断。因为中国一直把钓鱼岛放到外交层面来对待,我们在钓鱼岛问题上,从来对日本的安全没有施加过任何压力,日本所谓的压力都是它自己制造的,自己渲染的,拿来作为借口。
主持人:找个理由。
尹卓:找个理由,就是刚才杨教授讲的,日本要拿这个理由来进行持续应对军工集团,和美国对它的一个军事压力,美国要求日本不要老搭便车,老蹭车。台湾一有事,就把钓鱼岛纳入到美日的安保条约范围内,都是这个作用,就是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两个方向来,这是中国的威胁,因此我要加强国防。这是他们从自民党开始,一直到民主党继承的一套做法。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给它造成什么威胁了,我们一直主张和平谈判的方法来解决,而日本根本不承认钓鱼岛跟我们有分歧,它的压力从哪儿来,它说的压力完全是自己在制造压力,然后把它当一个稻草人去吓唬周边国家、美国和国内人们。
主持人:还有一个例子可以从侧面做一个策应,最近媒体报道说,日本新任首相野田佳彦上任之后,马上就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谚叫做“天下虽安,妄战必危”来提醒日本航空自卫队。其实野田佳彦素有“鹰派”之称,但是现在他担任首相之后,依然不忘用“外部威胁论”来做一个渲染,通过一个外交的手段来实现所谓日本内部的安全。就是日本内部政坛的这些想法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他认为外部威胁加大了,日本就安全了。
杨伯江:战后日本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变动历史时期,价值观等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多元化的。这种局面令一些传统保守派以及战略保守派忧心如焚,通过什么样的事情、口号能够凝聚民心,让这个民族能够团结一致的向一个方向看,所以在中曾根时代也提出一个说法,我们曾经一直是追赶欧美的,瞧着坡顶上的云在攀爬的。但是现在我们达到了这个目标,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整个民族都在困惑。所以对于日本统治层来说,所谓外部威胁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口号,很不幸中国这几年被作为一个口试来打。
主持人:我们期待日本的下一个目标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目标才是地区之福,也是日本之福。
好,非常感谢二位两位嘉宾来演播室给我们做分析和点评。
好,各位观众,今天的《今日关注》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再会。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朱同合
编 辑:王冬妮 桑瑞严
监 制:王世林
E-mail:chinanews@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