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今日关注 >

《今日关注》 20111018 美菲再军演 演给谁看?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22: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de6cc0b6e47495b140f5a92f3d104fe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中国网络电视台(今日关注):美菲军演在菲律宾多地举行,其中一处演习地点距中菲争议最大的岛屿不足100海里。此次军演为何引起多方猜测?谁是假想敌?希拉里说美国战略重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本未离去,何谈回归?美国人觊觎亚太,意欲何为?

    主持人 (刚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今日关注》。

    有数千名菲律宾和美国海军士兵17号开始在菲律宾全国多地同时举行“两栖登陆演习”,其中一处演习地点靠近南海区域。这是菲美两军第28次“两栖登陆演习”,演习将持续到本月底。最让人关注的是其中一处演习地点距中菲争议最大的岛屿不足100海里,因此,这次军演必然的引起了多方猜测?那么,谁是假想敌呢?

    另外最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美国战略重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本来就没有离去,何谈回归?美国人觊觎亚太,意欲何为?就这些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两位权威嘉宾为大家做解读和评论。

    先来做一个介绍,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欢迎您,另外一位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本台特约评论员孟祥青教授,欢迎您。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次美菲联合演习的相关情况。

    演习从10月17号开始,为期两周。大约有3000名菲律宾和美国海军士兵参加。演习的主要地点是菲律宾新埃西哈省军营、班巴加省克拉克空军基地、甲美地省海军陆战队基地、三描礼士省海军基地和巴拉望省海军基地。其中两栖登陆作战演习在巴拉望省以东的苏禄海,距中菲争议最大的岛屿约100海里。

    一名美国海军军官表示,此次军演旨在提升菲律宾保卫地区安全的能力,并不以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作为假想敌。

    菲律宾海军陆战队一名发言人说,参与演习的菲方人员来自海军陆战队第4营、野战炮兵营、近岸作战营、突击装甲营及海军陆战队训练中心,美方则为驻冲绳美国陆战队第3远征军的成员。

    美菲年度演习每年举行,今年6月,美菲两国海军在菲律宾巴拉望省以东的苏禄海进行了“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当时美菲双方共投入7艘军舰,1300人参加。

    主持人:美菲军演又来了,孟教授先解释一下这次演习演的是什么内容?我们知道6月底刚进行了一次军演,不到三个月又来一次,现在美菲军演机制是什么样的?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本台特约评论员 孟祥青:其实美菲军演应该说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基本上没有停止过,但是总体来讲美菲军演是根据美菲两国的关系起伏,也就是冷战时期,在1951年美菲有一个《共同防御条约》还有一个《军事基地条约》,在冷战时期菲律宾是作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前沿阵地,那个时候美国在菲律宾是有驻军的。但是冷战结束之后菲律宾爆发了反美游行示威,反美情趣高涨。所以1991年,美菲这样军事基地协议废除了,在1992年时美国就从菲律宾撤出了克拉克军事基地,但是从1997年、1998年以后,美国又想重返菲律宾,在1999年就通过了一个《美菲访问部队协议》。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美菲之间所有演习都是根据1999年在菲律宾国会通过那个协议。

    这个协议两个内容,一个美国可以通过军舰来访问菲律宾,另外一个是美国和菲律宾可以每年搞军事演习,这个演习现在可以说美菲之间的演习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比如说现在至少有这么几种演习比较多了,每年都有,一个是肩并肩,这个是2001年“9.11”事件以后,从1992年开始的,那个时候主要是反恐,现在把它扩大到更宽的领域,2008年菲律宾提出要把“肩并肩”双边演习,多边化。比如说邀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的观察员,“肩并肩”主要是以反恐,但是现在它又扩大了,除了“肩并肩”还有“臂挽臂”,就是肩膀挽着肩膀,还不是一个演习,还有一个“平衡活塞”的演习,还有一个“跨越展望”,就是跨越展望演习,还有6月举行“海上战备联合训练”演习,这一次主要叫“登陆演习”。刚才我们从新闻片中看到,第28次“海上登陆”演习,其实每年不止两次,“肩并肩”从2002年是每年一次,4、5月份。其他演习名目繁多,我记得05年美菲光搞演习搞了28次,2005年就搞28次,今年我尚未统计,但是至少今年也是多次,所以这次演习主要是登陆演习。

    主持人:看来美菲之间的军事演习确实名目繁多,但是从最近的这些演习来说有相同之处,比如说都不是针对中国或其他地区的,只是为了自己的防伪等等,虽然有这样的说辞,而且这样的军事演习也让大家见怪不怪,但是这样的军演真的能够提升自己在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金灿荣:首先是双方是有需要,美国在我们亚洲联盟体系是澳洲、日本和韩国,像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应该属于准军事盟友关系。再下来就是跟印尼有一定的军事关系,印尼有很多军官都是在美国培训的,装备也是用它的,它是有不同层级。目前我观察,美国在继续加强与三个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它要对东南亚地区的几个总盟友要加强关系,其中比较热闹的是菲律宾,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寻求突破,提升关系,我觉得还是政治需要。美国要在东南亚找一个支点,其实东南亚那个支点是很稳,东南亚这个支点再巩固一下。菲律宾现在是乐得把大老美叫过来壮胆,现在它自己觉得它要弄点事,但是自己胆子不足,它要找个大哥帮忙,所以双方有需要。

    主持人:我们知道美菲之间关系也是有一定渊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从西班牙的手中夺走了菲律宾,对他进行了将近40年的殖民统治,但是在二战之后菲律宾独立了,这个时候美国没有放心在菲律宾保留更多的权利。所以在1951年8月30号在华盛顿,美菲两国签署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是现在看在当前这个形势之下,这个条约好像在60之前派上用场了,是不是菲律宾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确实有人在给它撑腰。

    孟祥青:当年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主要是针对苏联,或者加上一个针对中国,因为那个时候从二战以后,美苏冷战已经开始了,当然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地区,但是在亚洲它要找前沿阵地,菲律宾就是美国选择的最好的遏制所谓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的最好支撑点,这就是《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来源。其中有两个内容,一个是通过自立和互助的原则来保证各自的安全,具体内容体现在,一旦美国或者菲律宾遭受所谓外来侵略,两国互相都要进行军事援助,甚至要互相作战。包括菲律宾所在的领土。

    在冷战时期《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主要体现在,那个时候美国在菲律宾是有驻军,而且有使用基地,曾经驻军还不少,那个时候还算是盟友关系。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从克拉克军事基地撤离出来,这样就成一个准同盟关系,所以相当一段时间美菲关系是一个冷淡的关系,但是90年代下半期以后,这个关系又变了,又开始升温,开始升温你就要找一个新的条约来取代,因为军事基地已经不能再驻,就搞了一个访问部队条约,部队访问条约就是美国可以派军舰到菲律宾去,可以跟菲律宾进行军事演习,所以现在的这种准军事同盟关系,主要体现在就是美国和菲律宾,每年不是一年一度,而是一年多次的所谓联合军事演习,这种演习对两国来讲不仅提高战力,其实对菲律宾益也远远多大于对美的益。但是2000年“9.11”事件以后,这个内容又变了,2000年美国突然发现这个《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它的地位、作用、意义、内涵都在新的形势下,它的用途更大了,所以2002年“肩并肩”演习就是反恐,就是菲律宾由阿布撒耶夫这个反政治武装,美国把它定义为恐怖集团,作为恐怖分子所以跟菲律宾反恐合作提上了议程,所以菲律宾成为美国反恐的第二战场。但是海南一升温它又把美菲的防御条约又开始扩展到海南,根据这样一个形势变化,它的内涵在不断变。

    主持人:所以我们在看这种国家的合纵联合当中,这个领导人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今年的7月25日,看到在国情咨文当中,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发表了一个非常强硬的表态,未来菲律宾在所谓南海领土问题,甚至不惜动用武力,那么阿基诺三世的这次强硬国情咨文可以说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定了一个基调,我们通过一个短片进行回顾一下。

    新闻背景:菲律宾四处出击 意欲将南海争端国际化

    今年8月底,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问中国,表示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并与中方签署了近70亿美元的合同。中菲南海争端似乎出现缓和迹象。

    然而,阿基诺三世回国后马上变脸,表示要加强菲美军事同盟,投入资金加强南沙军力,包括斥资49.5亿比索采购一艘警卫舰和六架直升机,以保卫位于争议海域的油气资源。同时,还准备今明两年从美国购进两艘“汉密尔顿”级军舰,以“加强在有争议海域的巡逻”。

    与此同时,为了取得法理上的依据,9月22号,由菲律宾主办的“南海国际研讨会”开幕,会议邀请了东盟国家的航运与法律人士参加。其目的在研究菲律宾所提的解决南海问题的办法。结果会议无果而终。

    菲律宾除了依靠美国,还把触角伸向日本。9月27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问日本,发表了包括加强南海安全合作等内容的联合声明。

    当时有日本媒体报道说,日本想通过与美国联合来遏制中国的海洋活动;而菲律宾则是在和中国对着干。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这个问题上领导人的做法确实值得玩味,我们看到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8月份访华的时候,可以说从中国拿走了70亿美元的合同,然后回到国内马上就变脸,又去美国买军事力量,这种从中国拿红利,然后又从军利这种做法能够持久吗?

    金灿荣:这好像是很多周边国家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事实上他们也处在一种精神分裂症的状态,实际上它的日常生活,它越来越靠近中国,因为中国便宜,也近。我是刚从中亚回来不久,看到中亚经济和中国联系非常多。然后但是心理上又害怕,就是因为你经济吸引力太强,它怕被你吃掉。所以政治上努力抗拒你到外面找支撑,这种精神分裂状态现在比较普遍,让我们中国外交就得处理这个问题,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

    但是菲律宾比较突出一点,好像这个角色转换,我们中国人干这事害羞,他在这里签合同,回去就防范你,从我们角度来讲是有问题的。因为他认为他是一个小国,它从它的生存逻辑,对那种面子或者长期营销考虑就比较小。当然我们做外交研究讲,一个国家长期讲你还得有一些原则性,太机会主义实际上最后不一定能保护自己。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一个角色转变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在南海争议在最近这样一段时间升温以来,我们看到其实在几个月前,越南的表现也是相当热火的。

    我们曾经报道过,越南效果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来保卫,甚至发出了这样的号召。但是我们看到在今年10月15日,中国和越南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这个联合声明主要内容是双方要共同维护南海的合同与稳定,双方都要保持冷静和克制,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

    我们先来说越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悄悄转身的行为?

    孟祥青:其实中越两国围绕南海问题的谈判也是进行了很长时间了,就是从2002年,中国和东盟有关“声说国”,就是声称拥有主权的国家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就是2002年《南海宣言》,这个宣言发表以后,其实有关各方曾经达成一个共识,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经过这么多年演变,最近几年确实南海形势再发生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我们看到的包括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开始有一些着急,给你感觉是咄咄逼人,因为他们有一个基本判断,认为现在是抢占南海资源,或者南沙群岛的一个最好机会,如果再等中国发展20年、30年那个时候中国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的航空母舰正式成军形成战斗力,更没有机会了。所以对这种要乌亮它有一种着急的心态。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担忧害怕的心态,所以现在赶紧能抢就抢,在这种心态趋势下,再有美国这种大国的深度介入,再有国内政治背景的趋势,就导致这些国家采取了一些动作。

    但是我们说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在整个国际问题上也好,两国的共同利益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个共同利益是一目了然的,一方面其实两国都不希望把这个事态进一步复杂化,进一步扩大化,我注意到10月15日两国发表了共同宣言,这个共同宣言坦率讲,不是一个解决南海争端的声明,而是一个防止南海争端扩大化的声明,这个就有意义,尤其在当前南海局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有这样一个东西互相约束,这是有好处的,因为这符合中、越两国的共同利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符合越南的长远利益的。就实现了这样一个转身。

    主持人:当然说到南海的问题,有一个国家虽然相距甚远,但是却近在眼前—美国,不得不提,我们看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最近在美国非常著名的杂志上《外交政策》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她也谈到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取决于亚太地区,所以美国要“重返亚洲”,这方面的背景再来了解一下。

    新闻背景:希拉里: 未来十年 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

    在这篇长达5500字的文章中,希拉里评述了未来美国将面临的挑战,并推论说,真正的挑战来自亚太地区而不是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她写道:“随着伊拉克战争暂告一段落、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美国站在了一个轴心点上。过去10年,我们在那两个地方投入了大量资源,未来10年,我们在投资时间和精力时要更聪明、更有系统性。”

    希拉里指出,未来10年美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将外交、经济、战略等等实质性的投资锁定在亚太地区”。她说,亚太地区已经变成了全球政治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逐渐崛起,而该地区也是美国盟友的所在地。利用亚洲的崛起和活力是美国经济和战略利益的中心。

    对此,一些中外分析家将希拉里的这番话比喻为昔日重登菲律宾的麦克阿瑟那句“美国回来了”,认为这是美国在政治、军事和地缘政治领域“重返亚洲”的象征信号,并具体锁定到诸如南海争议国际化等细节,更有人对美国“重返亚洲”的动机、意图猜度纷纷,甚至提出“到底回来干什么”的问题。

    主持人:确实到底回来要干什么,现在看来对美国来说好像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看到希拉里在她的文章当中也提到,未来的十年如果再让美国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话,恐怕要更聪明、更有系统。

    其实对于希拉里来说,她一直在推崇美国的“小势力外交”,但是在南海的问题上,美国这样做下去会不会弄巧成拙?

    金灿荣:首先是这样现在判断一下,美国态势在全球层面是有点收缩的,因为它财政负担很重,外面责任太大以后它受不了。但是在有一个地区它是突进的,就是我们亚太地区,别的地方想放弃一点责任,但是这个地方它一定要占住,这个道理还是比较简单,就是从世界经济角度讲,回来最有活力的地区就是我们这个地区,现在欧洲都快死过去了,像南半球国家非洲、拉美基本上是依附型的,北半球不好它就好不了。美国我看也够呛,它占领华尔街也不知道走向何方,有人评论,美国经济2020年才能够恢复到2006年的状态,所以以后世界经济的动力就在这个地方,那么作为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必须在这个最有活力的地方保持影响力,在这个没有它的发言权那在江湖上也不要混了,回去算了。

    主持人:但是保持影响力就是搅乱地区趋势吗?

    金灿荣:我想两个都有,一个要发挥经济影响这个是正面的,当然中国也欢迎,另外一个方面它做点局,形成一点点火,让别的国家互掐它来做仲裁者,它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领导地位,所以我想这个巧势力就包括这种东西,又要示好,所以现在这种政策就比较复杂,它加强传统盟友,巩固总盟友,它每次到中国来都称为我们是伙伴,并不是想直接简单脱离关系,它不是这么干。也是有它一定的招数,对它要回来大概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要提一个要求,但是回来不能捣乱,不能对付我们,否则我们合作就免谈。

    主持人:但是美国现在刚把脚迈进来,我们看到很多地区,很多国家也随之鼓噪起来,我们最近看到日本新任外相玄叶,刚上任不久马上就去拉帮结派,针对中国,说美国和日本在南海都有自由航空的权利,并且去拉菲律宾进行军事方面的合作,印度和越南也是紧随其后,是实实在在的签了南海油气的开发协议,当然菲律宾就更不用说,我们感觉美国越是“重返亚洲”这个调门越高,南海的争议好像就越热。

    孟祥青:其实美国所谓“重返亚洲”,它主要是针对小布什在将近10年反恐当中,相当一段时间忽视了亚洲,它是有特定含义的,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说,美国从来没有离开亚,它是特定的。第二个美国“重返亚洲”它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从一个角度。比如说从经济上,经济上要在这里站稳脚根,要加强和亚洲这些主要国家,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否则美国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因为这是最具有活力的地区。

    在外交上它就要施展巧势力,就是在亚洲地区,它在外交上搞平衡外交,以便获取美国在这个地区最大的外交影响力,军事上表现为把它重心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就是美国要把它主要的军力部署的重点放在这里,比如说按照美军的计划,60%以上的核潜艇,一半以上的航空母舰要逐步转移到这里,除此之外,军事上回到这个地区,就是加强和这里面的盟国关系的同时,也要加强跟准军事同盟,比如说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关系。与此同时,在军事上,它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加强这些准同盟的同时,它要牵制甚至防范潜在大国可能对它构成的所谓军事威胁,这个是谁,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俄罗斯,它回到太平洋它在军事上也有牵制你,就是它认为你的军事发展太快,国防现代化太快了,它的疑虑担心是在不断加重,或者叫预防性牵制,预防性的防范也好,它要在这里谋局布势,把这个布势布好了,一旦你要越轨我就可以对付你,当然你不越轨我们还可以进行合作,美国采取是这样一种策略。

    金灿荣:现在美国这个策略还是比较典型的“两面下赌”的战略,就是一方面它要给你建立巩固的伙伴关系,一方面是用你,另外一方面是防你,所以这个是两面性更为突出一点。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中美两国在交流互访的时候也发表了一个《中美联合声明》,在这个声明当中我记得有这么一点,就是提到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而且在国际事务当发挥更多作用的中国,而中国也欢迎美方作为一个亚太地区的国家,在本地区能够发挥和平、稳定的作用。这其实对于美方来说中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果你“重返亚洲”的话应该发挥更多的这种积极稳定的平衡作用才对。

    孟祥青:我注意到其实美国更多讲欢迎一个强大、繁荣、负责任的中国在这里发挥作用,在这里不要忽略一个定语,它总是要讲负责任,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大国你可以繁荣,甚至可以强大,也可以发挥重要影响力,但是你要负责任,美国人所说的负责任就是在美国主导下的经济秩序、外交秩序、安全秩序,就是你不能打破美国所主导这个秩序,只要你在我这个框架内。

    制片人:战丽萍

    策 划:朱同合

    编 辑:高佳鑫 杨 威

    监 制:王世林

    E—mail:chinanews@cctv.com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