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煊一会客厅]胡本钢:GDP控制在7.5%保证经济稳中求进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0日 16:3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d31f8bcf211a46f2b442b4d963079cd0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主持人:所以说您看思路有多重要。像您刚才讲了这么多的例子,真的是可能换一个思路你会发现,你不仅能够走出困境,而且会发现更广阔的一片市场。那么这个就需要中国的企业能够很好地抓住这个机遇,并且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那我们看到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例子,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
      胡本钢:而且是相当多的。
      主持人:总结一下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胡本钢:我觉得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有更雄厚的资本,另外有更好的产品,那么我们看中国的电冰箱好的应该是不亚于国外的,应该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就是说他们不仅仅要做国内的市场还要做国外的市场,他们学习了很多。企业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到学校学习,和培训班的学习,已经对现在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更多的就是说他们对国际市场的风险,这种他国的经济、政治、法律、劳工,还有金融这种判断还需要大量的能力的提升。从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到国外和一些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我们优势很多的,比如说在机车上,对方可能有设备的优势,而中国有资金的优势,有设备的优势,有工程的优势,还有运行的优势,最主要有人才的优势,这种5个优势,使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所向披靡,但是我们还需要有对当地法律的、金融的、政府的、政治的、文化的这种风险的控制和共享,而这些东西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培训、,企业家的培训,企业家同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得越来越好,像华为和中兴天通讯就是一个典范。
      主持人:我觉得您说得特别对,很多失败的案例,就是因为对当地的,包括市场需求,包括各个方面法律等等很多层面的一个不了解而可能盲目的进入,会导致这样一个失败的结果,所以说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像您刚才举例说中铁建,我们之前有了解采访到,他们在非洲也建了类似于产业园这样一个地方,比如说中国个体的企业要进来的时候,要找到这样一个像组织的地方可以帮助他们去了解当地的法律,或者引导他们怎样去建厂。这个中铁建他们之前已经在非洲已经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他们能做今天的产业,正是因为对当地的了解。所以您说对于一个可能对当地不是特别了解的一个企业想走出去的话,他们要做什么样的工作,难道也要花很多年时间了解吗?
      胡本钢:我觉得可以这样的,第一、时间的沉积,后方的运作,前方第一线的了解,这是肯定是要花时间的。
      主持人:还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很重要的。
      胡本钢:当地政府肯定是重要的,而且现在我觉得在亚非拉国家很多政府,包括它的部长,它的总理,对中国进入他们这些企业是非常欢迎的,比如说像非洲很多国家,像加蓬,对中国非常友好,他非常希望中国企业过去。也非常需要,这里面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我觉得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他是不是能够具有整合资源,和学习掌控大局的能力。 比如说当地的法律不清楚,是可以通过当地的法律事务所,和中国的法律事务所了解情况,当地的金融形势不清楚,可以通过开行这种的工作组,因为我们开行在全球应该有150多个工作组,那么去了解情况,当然还有我们的使馆可以了解情况,另外还有当地的商会可以团结沟通去。另外还要通过这种详细的尽职调查去了解对方的财务,了解对方的经营情况,避免一些失误,更重要的我觉得是什么呢?就是说在商务合同中,要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分析。比如说这种工程需求的不断变更,会急剧使这个价格,你的成本上涨,如果你没有一定的限制的话,那么这样由赚钱的盈利的工程变成了亏损工程,那么你还可以提出,当你提出变革的时候,我这个价格是不是,我付出的成本是不是也在上升,也应该随之上升,另外还有汇率的问题,还有付款的方式种种。早期付,近期付,现在广交会基本都是近期付款,为什么你远期美元继续在跌,那么就要近期,所以这些东西都是要在考虑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两会报道
  • 曹煊一
  • 胡本钢
  • 国务院参事
  • 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