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分赴各地采访,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度新春。
河南省
平顶山市
贵州省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黑龙江省
Z1次列车
四川省
北川县
慷慨的医院:免费救治脑瘫儿童
本报记者 曲昌荣
【镜头】
1月12日,“新春走基层”河南采访组来到平顶山的一个县级市汝州,走进一家专门收治脑瘫儿童的民营医院——金庚医院。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一群孩子排队清晰地喊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实在想不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竟然是正在康复中的脑瘫患儿。
再听头发花白的40来岁的宋兆普院长介绍,我们更加震惊:他从2009年5月开始,依托自身出资创办的汝州金庚医院,先后免费收治了180多名来自省内10多家福利院的脑瘫孤儿,并对近300名0—6岁的贫困脑瘫儿童进行了抢救性治疗。两年来,医院1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全部花在了这里。为了救治孩子,宋院长把自家房子都卖了。不管条件多苦,他也要完成免费救治1000名脑瘫儿童的目标。
【感言】
还有那么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关注
在金庚医院,我抱起一名3岁的孩子。他搂着我的脖子,亲热地叫着“叔叔”。一年多前,妈妈把他放在路边,就再也不见了。“快过年了,我把孩子的病治好了,孩子的妈妈快来看他吧!”宋院长动情地呼唤。听到这里,我的双眼早已模糊。
我联系了河南省内新闻媒体的朋友,希望一起帮这个孩子找妈妈。返程路上,我心里一直自责:在分社工作,自以为最接近基层,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弱势群体没来得及关注。新的一年,我要求自己,继续帮扶这些孩子和这位可敬的院长,用自己的笔传播中原大地涌动的大爱。
【反响】
41岁的杨学兵来自河南信阳潢川。面对记者,杨学兵激动地说:“碰上了新闻媒体这些好记者,靠你们的宣传,才引来社会爱心关注。”
2005年9月,杨学兵和妻子在家门口抱回一名遭遗弃的女婴。孩子长到1岁,仍然不会走,两条腿软得像面条。去年,他接到当地街道办事处通知,通过残联,孩子可以到金庚医院免费诊治3个月。“治疗仅两个月,就会跪了,也能站起来了。现在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幸福的渴望:返乡农民工有了创业园
本报记者 智春丽
【镜头】
远处是群山连绵,近处有水田漠漠。河上一座弯弯的小桥通到村里,一栋栋粉墙红顶的小楼依山而建,掩映在南国冬日仍显苍翠的树木中。这里是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坡乡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
村干部介绍,以前谁家盖楼,肯定就有人在外面打工。现在路修通了,外面的人带着机器和手艺回来,去年10月成立了创业园,政府提供贷款和厂房优惠。
创业园其实并不大,两排简陋的厂房,白墙上一行手写标语:强创业信心、壮创业胆识、比创业成果。记者见到黄小花时,她正在自家的饰品加工机器前干活。
“我老公去深圳接孩子们了,过了年,不再出去,孩子们就在家上学。”说这话时,一直拘谨的她笑了起来,红头巾下一对笑着的眉眼,如此动人。这就是一位在外打工10多年的妇女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吧。
【感言】
感受不一样的基层
5天行程,6个采访点,在贵州山区蜿蜒起伏的山路上颠簸,走进大山深处的村寨。“新春走基层”的每一天,我都被密集的场景触动着。
作为报社的一名夜班编辑,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一个立体、丰富的基层,这跟平时在办公室里想象的基层不一样。
简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记录下时代变迁,也牵系出普通人在谋生与恋家之间挣扎的情感。山路边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正是支撑农民工在异乡城市劳作的动力,也是打工潮在中国大地上留下的另一个剪影。而这些,只有通过亲身探访,才能感受到冲击心灵的强大力量。
走过基层,基层的稿件在眼中会更加鲜活,在心里会更有分量。
【反响】
在龙里县谷脚镇观音村一户农家采访完,女主人王振丽跟出来,不好意思地说:“记者同志,如果(我)上了报纸,能不能给寄一张照片?”我连声答应,心中是深深的感动。
每到一个村寨,连德高望重的寨老都会亲自出来迎接。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把你带到家里最好的屋子,把炉火烧到最暖。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们会高兴地打开话匣子。至于村里的路不好走,孩子有时上学吃不到热饭,村民们也会抢着说,生怕轮不到。能有党报的记者来村里走一走,到家里坐一坐,聊一聊心里话,这就是群众对我们的期待。
温暖的列车组:“姜涛班组”和“百宝箱”
本报记者 袁 泉
【镜头】
2月2日早上7点,从北京开来的Z1次列车缓缓驶入哈尔滨站。角落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箱子。箱子里放着好几双大小不一的简易拖鞋、带十几种接口的手机充电宝、心形的红色标牌、门铃……
Z1/Z2次列车实行“一人兼管两车”,即一名乘务员负责两节车厢的服务工作,经常有旅客为找乘务员而来回奔波。列车长姜涛就买来无线电子门铃改装成“呼叫器”,将按钮粘贴在每节车厢,响铃那端由自己随身佩戴。
“旅客有服务需求时,只需要一按,我们就知道了,尤其对一些老年人和病人,有时能救命”,姜涛说。
姜涛拿起三个号码的拖鞋,比着记者的脚说:“普通拖鞋大人穿合适,但遇到列车晃动,小孩就特别容易绊倒。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
【感言】
爱,熔铸到列车上
在Z1次列车上,窗外接近零下30摄氏度,但看着“百宝箱”里的一件件物品,记者感到浓浓暖意。
“这趟直达列车吸引我的不是先进的设备设施,而是全体乘务人员真诚的服务。”这是旅客临下车前在Z1次列车《留言簿》上的留言。
虽然是“80后”,但列车长姜涛已经是一名参加工作十几年的老铁路了。他和12名乘务员把服务做到每个细节,获得了旅客的广泛认可。这个平均年龄24岁的班组被命名为“姜涛班组”。
姜涛告诉我,他结婚4年,有3年的除夕是在列车上过的。因为有了“姜涛们”的坚守,漫长的京哈线上少了一分寒冷,多了一分暖意。
【反响】
哈尔滨客运段党委副书记宫强认为,春运是铁路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通过记者走基层,拉近了铁路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他希望在人民日报这样的“大平台”上,有“小人物”的身影,让广大旅客有机会了解基层铁路职工的苦辣酸甜。
感恩的北川人:“咱不能欠国家的钱”
本报记者 于 洋
【镜头】
走在北川的乡村集市间,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感谢”。春节临近,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返乡第一件事就是到农信社还住房贷款。在北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邓家分社,前来还贷的人络绎不绝。
来到杜燕位于麻柳湾的家时,天空正飘着小雨,杜燕和她的一双儿女正围坐在火盆旁看电视。2008年,杜燕的女儿刚刚出生3个月,就遭遇了“5·12”大地震,之后又遇上特大洪水,家中房屋完全被毁。2009年,杜燕拿着政府补贴的2万元钱、从亲戚那借来的几万元和从信用社获得的5万元贷款,修盖了新房。
“没有农信社的贷款,就没有我们的新房子。做人要讲良心,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自己,咱不能不守信用,不能欠国家的钱。”
【感言】
新闻的力量来自基层
经过3年多重建,几个地震重灾区已经旧貌换新颜。在北川,平坦干净的街道,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以及正在忙碌中迎接新年的张张笑脸,让人忘记了这块土地上曾经承受的伤痛。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走转改”活动和“新春走基层”活动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使命所在,明白新闻的力量来自基层。关注群众的需求,发掘平凡的感动,这无论是对我未来工作还是个人积淀,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反响】
北川县海光村村支书母志福说:“记者应该多来北川,多来基层,这里的故事写不完。”
南充市营山县茶盘乡党委书记魏全明说:“记者走基层给我们基层干部树立了好榜样。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要去基层才能发现,才能解决。”
记者感言
读懂这活生生的乡土中国
不论是农家的炕头锅灶,乡村的年货大集,还是贫困家庭的冷与暖,乡镇干部的苦与乐,只有走出编辑部、沉到基层里,才能读得懂这活生生、热腾腾的乡土中国。这里激荡的动人风貌、绽放的鲜活色彩,超越了文学作品和舞台艺术的描摹,它素朴却真实,简单却厚重。泥土的芬芳,凝结文字的温度;行走的里程,积淀思想的厚度。
——本报记者任姗姗写于河南淅川县白牛乡周沟村
五下三峡库区看新貌
因为工作关系,近五六年几乎每年都要到三峡库区。伴随三峡水位的起落,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库区城乡面貌和库区人们生活的变化。新的视角、新的观察,带来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我愿意带着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深入三峡、描写三峡。
——本报记者朱隽写于重庆万州三峡库区瀼渡镇高村
深入山林思路宽
自2007年4月以来,不下10次去长水村。每次都让我深受感染的,是江西“林改第一村”长水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待。“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这不正是林改追求的目标吗?常接地气长庄稼,深入山林思路宽。只要去长水村,总有要写点什么的冲动。这或许也是“走转改”的要求和应该达到的效果。
——本报记者任江华写于江西武宁县长水村
走基层关键在扎根
大学毕业生的出路在哪里?行至拱北村,可以找到答案。面前20岁出头的小额信贷员,热情,有理想;实干,有成绩;守纪,有风骨;融入,有地位,在广阔田野挥洒青春活力。
如何当好一名新闻记者?从信贷员身上,也能找到答案:基层去得越勤,“活鱼”捉得越多,问题抓得越准,心灵洗得越净,责任越发深沉。走基层,关键在扎根。
——本报记者马跃峰写于海南三亚市崖城镇拱北村
采访是个良心活
一位地质队员说,如果在野外普查时,该跑的线路没有跑到,该标注的地质现象没有标注,该采集的样品没有采集,就会对地质客观条件作出误判,不仅错失发现宝藏的良机,也会为后续资源开发埋下祸根,地质普查干的就是良心活。
其实,新闻采访也是这样。某种程度上讲,记者就是社会现象的地质工作者,如果没有大量扎实的基层调研,该了解到的事实没了解,不仅很难发现真实客观的事物全貌,更会传递错误信息,甚至误导社会。
——本报记者于猛写于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野外找矿现场
到基层感受科学理论的成果
一直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少有机会出去走走。春节基层行,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山区农村的巨大变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农村就是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就应首先解决他们最忧最急最盼的居住、生活等切身问题。相信,傣族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山区农村的变化会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李林宝写于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芒抗村
沉下去让稿子更有生命力
行走基层,是对生活的体验。基层群众实际生活如何?有什么需要及期盼?通过深入对话,从百姓的脸上和话语中,我找到了答案;行走基层,是对业务的锤炼。怎么捕捉细节、写出动人故事,不让稿子“客里空”,我有了新体会;行走基层,是对记者责任意识的提升。记者应该在“上情”和“下情”间架桥,从面对面、心贴心的采访中找到真相。
——人民网记者景玥写于浙江宁波鄞州区
感受基层的真情、激情和创新活力
真情在基层——采访组在赴江苏的高铁列车上,偶遇一孕妇有意外,乘务员和旅客倾力帮助;激情在基层——所到之处,干部群众新春坚守岗位,挥洒智慧和汗水,建设新农村;创新在基层——苏南乡镇级用“三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让科技助推现代农业,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王伟健写于江苏江阴市新桥镇
从事国际报道也需深入基层
搞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鲜有机会深入国内基层。春节前走进云南,走近百姓,倾听基层干部群众讲述他们的身边事,感受他们的冷与暖,分享他们的喜与忧,观察基层生活的变化,触摸社会脉搏的跳动,真实,鲜活。基层和群众,是新闻的源与根。深入基层,吃透国情,汲取营养,淬炼作风,对于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来说很有必要。
——本报记者王芳写于云南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