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国内影视公司纷纷欲上市 难以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6日 19: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广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记者张奥)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有消息说,华录百纳将在A股创业板上市,现在已经开始招股了;海润影视不久之后也可能会在香港挂牌。国内的影视公司上市并非新闻,已经在A股上市的就有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博纳影业还登陆了纳斯达克。

  除了最近将要上市的这两家,还有慈文影视、小马奔腾、金英马等影视公司也在资本市场的门槛外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可以说,现在电视剧产业资本是相当地活跃。《天下公司》采访了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峰,当问到这么多公司想上市是否说明影视行业很需要资金注入时,王建峰的答案是否定的:

  王建峰:实际上这几个导演所知道的基本都排着队,不是要投资,是投不上,这个企业不是因为钱的原因这个行业没有发展,其实中国电视剧制作缺的不是资金,我们缺的是创业缺的是好好做节目的制片人,我觉得好多公司包括传统的海润、奔腾,这些企业原来也做了不少的优质剧。但是,如果把经历放到靠上市去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可能会适得其反,你比如说华谊上市、华策上市并没有对电视剧的制作带来什么变化,我觉得创新能力不是钱能带来的。

  王建峰说影视行业目前根本不缺钱,目前,国内电视剧的制作投入资金每年超过100亿元,但各地电视台的购买能力只有70亿元左右。有些烂戏,到第三年都播不完,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去年国内电视剧的产量达到将近两万集,这个数字绝对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把全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都算上,这两万集电视剧真正能播出的只有6千到8千集,而其中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3千集左右,80%以上的的电视剧投资实际上都是打了“水漂”。 王建峰透露,2011年整个行业2011年有230亿亏损,其中几家上市公司也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上市无助于解决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问题:

  王建峰:上市之后要满足股民对那个公司的利润上的要求,解决在电视剧的生产量上会盲目的扩张,那就出现了大跃进式一下子一年上10部8部9部,就会造成整个行业也被带动浮躁,好的剧很少,就这点原因,比如说剧本不成熟就急着拍,或者说把演员价格也是因为这些上市公司给拉高了,我认为制作企业我个人认为应该老老实实做创作,做制造,然后让你的利润自然成长,不是人为的拔苗助长,第二把上市作为目标从品牌建设上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完全靠这个融资改变电视剧的生产,包括质量是不可行的。

  另外,王建峰告诉记者,现在影视剧的创作太少,基本上变成批量的生产,比如流行侦破题材的,就一批的侦破剧都出来了,流行穿越的。这一系列的清宫穿越剧又都应运而生,像这种批量生产又有什么创作可言?这些投资者又都不是傻子,整个2011年这个行业亏损230亿,为什么还要把这个钱扔到这个行业当中来?对此,经济之声特邀嘉宾袁元先生发表看法:

  袁元:我觉得因为这个行业,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投资这个片子肯定能成功。另外,很多小制作的影视剧,去年类似像《失恋33天》这种片子,虽然制作成本很小,但是一样获得成功了,而且并没用特别大腕的演员,并不是说非常非常特一线的演员。

  但是,随着房地产不景气、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许多房地产商、煤老板之类的投资者也开始进行影视投资。所以虽然风险大,但毕竟还是有一些电视剧能够卖出上亿元的天价,所谓“富贵险中求”,有人就是愿意到这里来赌一把。近年来,各大卫视收购电视剧的价格不断飙升,而视频网站更是“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网络版权价格空前上升,一些网络版权价格已经接近各大卫视的购买价格,增幅令人惊叹。

  即将奔赴香港股市的海润影视公司总裁赵智江曾感叹道:“现在电视剧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冷静头脑。王建峰说,想在A股上市的华录百纳曾经拍出过《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等热播剧,在业内算是一家很好的影视制作公司,但它的盈利能力其实也不乐观:

  王建峰:虽然是可以上市,但是它的盈利状况并不好,每年纯利润大概就是1200万、1300万、1700万连续三年。这种企业上市很莫名其妙,它的投资额很大,一年投七、八部剧,光投资差不多五六个亿,四五个亿。我觉得制作企业应该老老实实做创作,老老实实去做创新,去好好拍片子。 

责任编辑:田宏

热词:

  • 影视公司
  • 国内电视剧
  • 影视制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