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刘奇葆书记贺新年
网友们:
龙年春节快到了,很高兴借人民网这个平台给大家拜年!
这几年,四川经历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非凡历程。让我们倍感温暖的是,四川人民负重前行的每一步,都有广大网友相伴同行。无论是安置群众“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还是发展振兴“万米长跑”,我们都能听到来自于你们的声音,感受到你们的关爱。你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坚定信心与方向,看到不足和差距。我要诚挚地向大家说一声:谢谢了!
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网友报告三件事:
一是灾后重建任务已经胜利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3年来,维修重建房屋540万户,重建和修复学校8283所、医疗卫生机构2292个,建成干线公路5606公里、农村公路32950公里,2069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完成重建投资17000亿元,其中接受多方面援助3400多亿元,自筹解决13000多亿元。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城乡整体布局全面优化,新城镇拔地而起,新村落别具一格,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超过震前水平,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老百姓流行一句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四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实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承诺。劫后重生的灾区人民,发自内心地感谢伟大的党、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全国人民、感谢人民军队,正满怀信心地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是全省经济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再上一个万亿元新台阶。我们战胜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近几年全省经济在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2011年全省GDP超过2万亿元,4年翻了一番。四川经济不但有“量”的扩张,而且有“质”的提升,出现了一些带有转折性的新变化。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3年翻了一番;工业增速连续几年保持在全国前列,利润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引进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1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万亿元,3年翻了一番,进入全国投资大省行列。这些标志着四川经济发展已迈上了更高的台阶。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民生事业长足发展。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达到17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5%、达到6000元。藏区牧民定居、“9+3”免费教育、医疗卫生等三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秦巴山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取得突破。
三是天府新区建设隆重拉开大幕,努力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和准备,天府新区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成为近段时间国内外对四川最为关注的一件大事。天府新区地处成都东南方向,涉及成都、眉山、资阳3市7县,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我们的考虑是,要把握“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定位,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形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越过雄关漫道,再书天府华章。四川过去的成就,饱含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四川未来的发展,有赖广大网友的继续参与。我们真诚希望网友们一如既往关心四川发展、关注四川民生。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省各族人民的坚强奋进,有广大网友的热心支持,四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衷心祝愿广大网友和全国人民新春愉快,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