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2007年7月18日新华网,转载仅为提供资料。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国家的雏形,麻雀虽小,肝胆齐全。
斯诺曾写到,在没有港口,没有码头,没有铁路的山林里建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建国中的奇迹!
历史学家评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次演习--这个国家,就是76年前所诞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11月7日,也就是苏联十月革命14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国民党重兵的层层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虽然,随着4年后雁阵惊寒季节的红军主力长征,红色苏维埃成为"马背上的共和国",然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赣南红土地上的壮举,却无疑是18年后金色十月所诞生的新中国的伟大预演。
红色政权是红军用鲜血打出来的
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过后,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挥师离开他们奋战了一年多、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井冈山。"1929年1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的生存已十分艰难。"几十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井冈山斗争史和中央苏区史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伯流接受采访时指出。
余伯流说,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处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18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而且还缺粮少弹。毛泽东决心挥师下山,向赣南出击。
然而,脱离根据地的流动作战却是十分艰难。正如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沿途都是无党无群众的地方,追兵五团紧蹑其后,反动民团助长声威,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经历了那段危险岁月的开国大将粟裕生前回忆:"红四军前委曾一度准备分散活动,但是分散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因此放弃了这个计议。"
1929年大年初一下午,弹药缺乏、体力疲惫的红军战士,在瑞金以北的大柏地,设下"口袋阵",毙敌伤敌300多人,俘敌800多人,缴枪800余支。
这是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开国元帅陈毅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得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大柏地战斗,朱德军长带队冲在前头,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这时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余伯流说。
赢下这一仗,红四军摆脱了被动局面,取得了作战的主动权。
"红军虽打了胜仗,但官兵们却吃不上饭。"余伯流说,大柏地不是根据地,群众不了解红军,都跑到山上去了。
近一个月的流动作战,朱毛红军吃尽了脱离根据地的苦头。他们意识到,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再建一块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在江西吉安县境内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对他们的斗争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公开的武装斗争和秘密的红色割据。
"大革命时期,陈奇涵、邓子恢等共产党人就在赣南闽西创建了党的组织。"余伯流说,大革命失败后,当地初创了东固、桥头、永定溪南里等小块"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东固,成为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出发点。毛泽东从东固经验中得到启示,率领红四军也"飘浮不定"地打起了圈圈。
红四军"打圈圈"打到闽西,血战长岭寨,歼敌两千人,击毙敌旅长郭凤鸣,占领长汀城,揭开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拥有几万人口的长汀,是闽西的物资集散地,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还有小型的兵工厂和被服厂。第一次进入这样比较繁荣的中等城市,红四军兴奋异常。毛泽东在此制定了各项城市政策,并建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此时,蒋介石与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3月20日,毛泽东根据变化了的新局面, 长汀辛耕别墅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比较放手地在赣南闽西20多县范围内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此后,赣南、闽西的革命形势发展得十分迅速。"94岁的上杭籍老红军、江西省军区原政委张力雄,就是在此时步入了戎马一生的革命生涯。
老人说,赣南的于都、兴国、宁都县城,闽西的永定、龙岩、上杭很快就建立了红色政权。红色地方武装和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发展。
193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全国苏维埃区域工作计划时,决定将全国现有苏区统一划分赣西南、湘鄂赣、赣东北、湘鄂边、鄂皖边、闽粤赣边和左右江等七大特区。会议还确定以江西的赣西南苏区为中心区域,"要巩固和发展它成为苏区的中央根据地",并称之为"中央苏区"、"中央区"。
一切都表明,中央苏区已初具规模。
接下来,成立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毛主席"这一称呼早在70年前的瑞金就开始叫响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毛泽东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早在18年的瑞金,‘毛主席‘这一称呼就已叫响了。"94岁的老红军袁林说,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其后,他又被选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走上管理全国政务的岗位。
1929年,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过后,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挥师离开他们奋战一年多、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井冈山。
红军奋战两年,在赣南闽西的红土地上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新中国的领导者,在那时就积累了丰富的治国安民的经验。"作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那次会议是袁林最宝贵的记忆。76年前的那一天,18岁的红一军团教导队学员袁林,迎来了筹备一年多、四次延期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连长说,因为我作战勇敢,所以让我参加大会。"那天下午,袁林和来自全国7个苏区的609位代表,汇聚于瑞金郊外的叶坪村谢氏宗祠,隆重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央苏区的隆隆炮火声中,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诞生。这是继14年前的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红色政权。这是年仅10岁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国家政权的首次尝试--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独立领导武装革命4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向世界宣示:他们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更属于人民的崭新政权。此时,全国实现了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有16万平方公里,群众有1000多万。
谁来当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元首?早在1931年2月20日,中央政治局就在上海开会讨论过这一问题。据说,有人提议由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担任。党内最高领导人担任共产党创建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元首似乎顺理成章,但是有人指出向忠发不在苏区。最后,大家认为:不论谁担任这一职务,都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条件,一是有全国威望,二是在苏区工作。大家公认,只有亲自创建并领导了中央苏区的毛泽东才具备这两项基本条件。会后,中共中央将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提议报到共产国际远东局。远东局表示同意后又报莫斯科,并很快得到了批准。11月20日,"一苏大会"结束。7天之后,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叶坪的一片小树林里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和在鄂豫皖苏区的张国焘为副主席;同时选举毛泽东任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由此,毛泽东第一次走上管理全国政务的岗位,"毛主席"这一称呼也由此叫响。小小的瑞金聚集了共产党人的第一代精英。在由63人当选的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中,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14年后他们被一同选为党的"七大"五大书记,18年后的10月1日,他们又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被任命的军委委员有朱德、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叶剑英等,24年后,他们一起成了共和国的元帅。
国民党"围剿"苏区的隆隆炮声成了红色苏维埃诞生的礼炮
1930年10月10日,双十节。这一天,蒋介石在南京发表《告父老文告》,将"肃清共匪"列为将要施行的治理国政的"五项政治措施"之首。从当年11月至次年秋,国民党军队接连对赣南中央根据地发起了三次"围剿"。尽管这些"围剿"全部被红军粉碎,但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在中央苏区周围仍驻扎着几十万国民党正规军。红军领导人断定,蒋介石绝不甘心让一个与他对立的政权在眼皮底下成立。为防空袭,谢氏祠堂和检阅台都披上了伪装,苏区中央局驻地的古樟树下挖了防空洞,还在长汀城郊设了假会场。"上午的阅兵典礼刚结束,敌机就来轰炸。"袁林回忆。
几架涂着青天白日标志的国民党可塞轰炸机,朝瑞金县城低空飞来。飞行员没有搜索到目标,只好盲目投了些炸弹。随后又把设在福建长汀的假会场炸成一片火海。一座祠堂,装下了新生共和国的权力机构。谢氏祠堂的大厅用木板隔成了15 "没有国旗,就打红军的军旗;没有国歌,就唱《国际歌》……"老红军李水清回忆。
从各级政府的组建到纸币的印发,从法律的颁布到学校的建设,新生的政权就这样在敌人的一次次重兵围剿和封锁下,开始描绘酝酿已久的红色理想。
在保卫新生苏维埃共和国战斗中,红军越打越勇。据统计,1955年首次授衔时,十大元帅的9位、十位大将中的7位,以及61%的上将、59%的中将和32%的少将,都曾是战斗在各苏区的红军指挥员。全国性红色政权成立不到一个月,国民党第26军在董振堂、赵博生的率领下,举行宁都起义,集体加入红军,引起巨大震动。
漫步叶坪的谢氏宗祠,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类似今天天安门广场的格局: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塔,以及当时的"人民大会堂"--谢氏宗祠。
1949年10月,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成立时,当年被"围剿"的幼小红军,已发展成为即将解放整个中国大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而到过瑞金的人们几乎都有这样的发现:以瑞金为首都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是今天以北京为首都的共和国的雏形和前身,有意思的是,瑞金在成为红色之都后也曾更名为"瑞京"。瑞金城外叶坪的红军广场,格局仿佛就是浓缩了的天安门广场:不仅有红军阅兵台--天安门,而且还有红军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碑……(新华社记者李大伟、梅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