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国家旅游局局长:以现代旅游“激活”文化宝藏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2日 18: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在文明对话中提升中国形象

  记者:旅游被称作文明间的对话,怎么看待其中的中国角色?

  邵琪伟: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是民间对民间、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现代大众旅游已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载体之一,人们在旅游中对文化的接受是在一种完全自愿的环境中发生的,是出于旅游者个人意愿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因而也最有力、最持久。

  旅游还是跨时空的交往和跨文化的交流,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位旅游旅行者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促进沟通交流的文化使者。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在更广范围展开,为各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共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实践证明,旅游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民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促进友谊。很多国外游客通过旅游加深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也使更多的中国人“零距离”的了解了外国和外国文化。

  记者:中国旅游在这里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邵琪伟: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文化根基。

  发展旅游可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每年数千万国际游客来到中国,首先接触到的“中国印象”更多的是“中国旅游印象”。中国是一个真诚、真实、开放的国度,依托旅游资源和旅游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活动和产品来加强对外传播,能够使各国的游客在旅游中认识、了解、感知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中国,传播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2010年,我国出境旅游已达5739万人次,如此众多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有利于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推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外宣和旅游、文化部门要共同推动,把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祝新宇

热词:

  • 激活
  • 国家旅游局
  • 旅游活动
  • 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