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新闻1+1]嘘,这是国家秘密!(20111024)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22: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586114b5aac47b8299748a162683879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在几个月之前在制作新闻周刊这个栏目的结尾的时候,有一天我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在当时仅仅是一个猜测。我在猜测什么呢?不防咱们先听一下。

     【新闻周刊】CPI指数提前出炉 原因为何?

    视频截图:新闻周刊

    下周今天五月份的CPI指数即将出炉,可是近些日子来传言中该项数据似乎已经出炉了是5.5%,于是本周在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向发改委副主任求证这5.5%是不是真的。近几年来有一些数据在公布之前已被一些券商未卜先知的提前公布,他们为什么可以先知先觉,是否又牵扯到金融市场上的利益,我们希望能够拥有答案。

    【相关报道】

     国新办公布经济数据泄密案查办情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介绍,今年2月,在有关部门先期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宏观经济数据泄密案进行了立案调查。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这6名犯罪嫌疑人中,1名为原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副处级干部孙振,1名为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副主任、副处级干部伍超明。

    >>>本期文稿

    主持人 白岩松: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下周,今年5月份的CPI指数即将出炉,可是近些日子来传言中该项数据似乎已经出炉了,是5.5%,于是本周三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向发改委副主任徐建平求证,这5.5%是不是真的。近几年来有一些数据在公布之前,已被一些券商未卜先知的提前公布,他们为什么可以先知先觉,是否又因此牵扯到金融市场上的利益,我们希望能够拥有答案。

    白岩松:几个月之前的时候,这一系列的问号仅仅是我当时的一个猜测,不幸的是今天它被证实了,的确有人在泄密。您可能说了,白岩松你是不是未卜先知,或者说叫先知先觉,不,跟我的一些专业媒体朋友比较起来,我不仅谈不上先知先觉,当然也不能说是后知后觉,顶多是个中知中觉。因为我查了一下有很多媒体人士和专业人士,在几年前尤其在去年一直到今年,就已经屡屡发出这种质疑的声音,咱们肯定有内鬼,否则很多关键的经济数据不会披露出来,今天它真的被证实了,也真的有答案了,咱们一起看一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  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 李忠诚:去年5月以来,我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今年2月在有关部门预先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泄密案件依法立案侦查,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

    解说:今天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公布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的相关内容,发布会公告称,6起案件目前已有2起做出了有罪判决,还有2起正在审理,另外2起也已经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起诉。

    李忠诚:这6名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是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原副主任、副处级干部孙振,有一名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室研究室原副主任、副处级干部伍超明。

    解说:孙振、伍超明这是今天发布会长最重要的两个名字,因为提前泄露包括GDP、CPI等人们高度关注的经济数据,他们分别对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和六年,罪名都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根据通报,孙振曾经担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从2009年年6月至2011年1月期间,多次将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这其中有14项为机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

    再看伍超明,相似的路径与方法,曾经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室研究室工作的他,从2010年1月至6月,将其在价格检测分析,行外专家咨询会上合法获悉的,尚未正式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25项,均为国家秘密级秘密。同样泄露给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达224次。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则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正局级研究机构,因为要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和金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相关数据自然必不可少。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盛来运:有关方面还在正在调查,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有一位工作人员,因涉嫌涉及泄密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国家统计局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坚决支持,就是有关部门对涉及泄密的行为进行调查。

    解说:事实上经济数据被泄密社会各界早有关注,比如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的发布会还没有开,相关数据就已经被国内外媒体披露出来,也是在那次发布会上,在回答数据为何会提前泄露的问题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第一次向媒体透露,有内部人士在因此接受调查。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查厅副厅长李忠诚强调,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提前被违法泄露,危害经济运行秩序,干扰市场公平竞争必须依法惩治。

    白岩松:我觉得今天的新闻在我的新闻从业经验当中,的确是感受到,不过它又变得非常非常的合理,过去我们一谈到国家机密的时候,可能最早的时候会谈到军事机密、外交机密、政治机密等等,严守国家秘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随着数字化生存,随着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各方利益的时候,很多关键的经济数据和指标就越来越具有了国家机密这样的性质,只不过今天的这样一个判例一个5年,一个6年等等,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这种提醒,甚至可以敲了某种警钟,再以后谈到国家机密的时候涉及到经济数据这样的秘密,这个警钟不仅说敲得早,甚至我觉得敲得都有些晚了,因为它已酿成了一些后果。

    我们透过这个今天的判例来看一下,在国家秘密里头,国家秘密按密级分成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等级,今天这两起判例里头涉及到哪个级别,我们看国家统计局的孙振来说,他涉及到14项是机密级,也就是第二级别的国家秘密,还有13项是秘密级的国家机密,而另外伍超明他所有涉及的涉密都是第三级,可以说从孙振的角度来说,他泄的这个密一点级别都不低。

    孙振是2007年据平面媒体报道,2007年考公务员考到了国家统计局,然后给一个副局长当秘书,有机会面对一些关键的数据,他的地位有多高,其实从国家统计局来说有“三总”,比如说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等,他们三个人是合用一个秘书,而这个副处级的秘书直接为副局长服务,可见他可能接触到的数据可能更关键一些。

    伍超明在天津读的博士,然后在北京博士后,经常参加一些券商的会议,也会对媒体进行一些分析,在其中泄密的过程也就存在了。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联线一下今天去现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的本台记者左力。

    左力,你好。

    本台记者 左力:好。

    白岩松:因为刚才我说了,其实在我的新闻经历当中这还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判例,我不知道今天你们到现场的记者最关心的是什么?谈论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左力:今天的发布会大约有近50家媒体的80多名中外记者都参加了,在听完国家保密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做的情况介绍之后,记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这样几个,就是这次公布的案件中泄露的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具体是哪些?还有我国检察系统是否会在查处泄密案件中会引入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机制,再就是泄密事件发生的具体危害是什么?针对重要的泄密经济数据的泄露,国家保密局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记者还问及到了在公布的这两起已经审结的案件中,涉及到的证券公司的人员受不了什么样的处理?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