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解说:缘于对渐冻人是被冻住的理解,马悦凌采取了给病人的身体升温、回暖、化冻的治疗手段,她给百废待兴开出的治疗方案:是生吃泥鳅,吃温热食物补充能量,最核心的治疗则是每周一次全身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
记者:她还给这些患者穴位上注射大剂量的复方当归液,你之前了解过这样的做法吗?
樊东升:因为像局部的注射,它只是在皮下,而我们知道真正的病变的问题是在脊髓和大脑,这个中枢神经系统里边,所以这种药物只是打到皮下是不可能对中枢(神经)产生太大影响;另外一个就是最主要的这个病变是神经细胞死亡丢失以后出现的症状,而神经细胞到目前为止,它还是一个不可再生的细胞,所以单纯地向皮下打一点当归,就说治愈这个病,这个是比较荒谬的事情。
解说:虽然现代医学无法证实马悦凌的当归注射法能够对渐冻人症起到切实疗效,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小颖父亲的这些汇报中,看出他的身体确实出现了一些改观。
百废待兴的姐姐(电话采访):因为到了马老师那接受这些食疗,他每天都定时地吃饭了,他也在努力地多吃,那时候就特别好,特别乐呵,这个本身也是一种治疗啊,人的心情好,对他身体也好啊。
小颖:心理安慰吧,我觉得得病的家庭应该都能理解这个。
解说:那么现代医学又会如何解释百废待兴的身体变化呢?
樊东升:我们相信这些治疗呢,它会带来一些安慰剂的效应,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20%到30%,那么特别是,如果我们患者对某种治疗带有很强烈的期待地时候,在早期的安慰剂效应是比较明显的。
记者:甚至我们看到有的病人会在第一次去治疗,身体就会有明显地改观?
樊东升:因为安慰剂效应,它可以来得很快,第一天治疗,第二天就有效果,这样对于渐冻人这种治疗,我们对它的评价通常不是看这种马上的效果,而是要评估,经过治疗以后半年、一年以后,他和不经治疗的病人有没有区别,像这些很多治疗,很多病人都会觉得我的症状改善了,很明显,但是你客观地观察他半年、一年以后,结果发现他和没有治疗的病人发展速度是完全一样的。
解说:小颖告诉我们,她父亲在马悦凌处治疗了三个月回到天津,虽然他还是严格按照马悦凌的食疗方子,还是在穴位注射当归液,但是他的病情却迅速恶化,以至于现在已经不能说话,出现了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生活完全依赖别人照料。
马悦凌在网上公开收治了12位渐冻人症患者,并且将他们的病案分析都在网络公开,由于我们无法见到小颖的父亲,便希望了解其他人的治疗情况,遗憾的是这些患者或是不接电话,或是不愿意与我们谈论这件事。
我们所选择的三个病例都是马悦凌在她个人官网上着力宣传的医学奇迹,每个病例都会让人感受到马悦凌不愧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但是,这些奇迹般的案例背后却有着无法掩饰的诸多疑点,截瘫病人李兴华能够重新站立行走,或许与马悦凌的精神激励不无关系;但是,没有人能够证实李兴华症状的改善与艾熏,注射当归液等千篇一律的治疗手段有着直接的关联,前列腺癌患者戴老伯病情的好转到底是抗癌药物发挥的作用,还是食疗产生的效果呢?为什么小颖父亲的渐冻人症状会迅速恶化?马悦凌所言的奇迹究竟表现在哪里?
通过调查,我们对于马悦凌治病理论也作个简单归纳,那就是温度决定生死,所有疾病,不管是癌症还是渐冻人都是源自身体寒凉。我们发现,这也是马悦凌自己在各种场合频频宣称的。
同期:所以我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温度决定生老病死》,活人是热的,死人是冰凉的,当你在不断给身体外部和内部降温的时候,你就离死人越来越近,而这个过程中间你就百病丛生。
解说:温度真的决定生死吗?对于马悦凌这套理论,中医学界会怎么评价呢?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康复学博导):用形象的东西来说明一些事情对老百姓来说接受度比较高,说的非常通俗,非常好懂,但是科学的问题哪是那么简单的?
解说: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医康复学教授。
王旭东:恶性肿瘤长在那个地方,按照中医的道理来讲,不是热了,变成是毒了,已经热毒,热毒变成热毒了,这时候跟温度有什么关系呀?温度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这样的话可以说决定生死,就过了。
解说:马悦凌对付疾病的独门秘笈是生吃泥鳅,这也是她在各个场合大力宣扬的主张。
同期: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质疑我的文章,讲得最多的是吃生泥鳅,我说我自己就是这么吃的,也不是我发明的是医书上面这么讲的,我没有骗人呀,是我自己一直在用啊。
解说:对马悦凌这样的言论,身为《中医方剂大辞典》课题组副主编的王旭东教授特地翻出了古医书。
记者:中医文献当中有没有生吃泥鳅这样的说法?
王旭东:没有,(生吃)泥鳅,只有一个(记载),《本草纲目》引的《本草拾遗》,《本草拾遗》是一本唐代的书,牛狗羸瘦,就是牛和狗长得瘦,不长肉的话,用生泥鳅吃上一两根,那对人来说自古以来所有的书上都没有,都是要求煮食,或者是把它烤焙干跟其它的药物配在一起。
记者: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它是一种民间的偏方?
王旭东:几千首民间的偏方我都查过了,但是没有生吃的。
解说:马悦凌对付所有疾病的招数也是千篇一律,所用的食材无外乎:生泥鳅、固元膏、牛肉、海虾等,方法也就是艾熏,泡脚和注射当归液。
记者:基本同样的方法会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吗?比如说截瘫病人也是这样的,渐冻人也是这样治疗,然后癌症的病人也是,基本上这样,出入不大。
王旭东:无论是医学还是养生学,还是保健学,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绝对化、扩大化,任何东西都有它的适应的对象和禁忌的对象,说什么人都可以吃,什么病都可以治,就是把正确的东西,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道理就是体现在这里,非常明白。
解说:既然马悦凌的养生理论提供的成功案例也不是她所言那般神奇,那么马悦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健康教母呢?
从公开的资料中我们得知:马悦凌原名马秋红,1982年到2005年是南京一家医院的护士,在她还没有罩上健康教母的光环之前,她在同事们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来到了马悦凌曾经工作过23年的医院。
记者:您认识她吗?
张淑芬(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护理部主任):认识她,她叫马秋红。
记者:她给你的印象是个什么样子?
张淑芬:给人的印象还是比较低调的,做事也比较认真。
刘丽(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管护师):前两年是听说过,有一个健康教母马悦凌,我不知道是我们医院的的马秋红,再看了报纸才知道,真的是一个人。
记者:你看到了是什么反应?
刘丽:觉得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记者:你觉得惊讶吗?
刘丽:不惊讶,这么多年没见了,人变成什么样子都可能。
解说:我们调查得知:马悦凌在这里工作了23年,一直从事的是护理工作。
记者:那个时候她最开始分配到医院来是什么工种?
龚卫宁(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人事科科长):就是护理,护校毕业就过来做护理工作了。
记者:做护士?
龚卫宁:对。
记者:一直在你们医院有没有做过医生?
龚卫宁:来就是护士,然后到离开一直都是护士,一直都是护士,都是护理工作。
解说:那么马悦凌离开医院后是否取得过医师执业资格呢?我们在南京市卫生局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王振球(江苏省南京市卫生监督所 所长):根据我们调查,她在南京地区就是南京市是没有获得相关的(医师)资质。
解说:我们了解到:在医院工作时,马悦凌曾经在当地电视台兼职做过一档医疗保健节目的主持人。2007年,马悦凌的第一本书《不生病的智慧》出版,在这本书的封面,她被冠以健康教母的称号,为什么要给马悦凌封以如此头衔?记者拨通了这本书责任编辑的电话。
记者:马悦凌被称作养生教母,这个名号究竟是你们给的?还是她自封的?
电话采访:于奎湖(《不生病的智慧》责任编辑):这个也不是自封的。
记者:那是你们……
于奎湖:她也没法自封。
记者:那你们在出书的时候,这个事……
于奎湖:对,这个事,我觉得我就到底为止好吗。
记者:我知道。
于奎湖:非常不好意思,非常不好意思。
记者:你说这个是对她的一个包装吗?
解说:《不生病的智慧》的销量非常好,还被评为当年中国优秀养生畅销书,自出版以来,年年位于网络和书店,养生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紧接着马悦凌又出版了《温度决定生老病死》等三本养生书,销售势头依然不减,虽然有人评价马悦凌的书就是健康报纸的剪报集,但这并不妨碍它获得巨大的市场追捧。
记者:我看了一下这些健康养生类的,哪些人的书卖得比较好?
书店工作人员:马悦凌那个书卖得比较好。
记者:最有名的那本叫《不生病的智慧》,怎么现在没有了?
海口市新华书店工作人员:那个早就卖断了。
解说:随着养生书的大卖,马悦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养生教母,她频频到电视台参加养生节目,可以说媒体的推介宣传是马悦凌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推手。
同期:《家政女皇》的养生顾问:马悦凌老师,欢迎马老师。
同期:让我们掌声有请马悦凌老师,欢迎,欢迎马老师。
解说:一份调查显示: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收视率长期稳居各类电视节目的前三位,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节目开办养生保健节目20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是,出书后再上电视造势几乎是所有养生大师的成功必由之路。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 教授):媒体确实有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你就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报道起的作用疗效,用什么健康教母、用神医,用这个语言过分地夸大,这无形中就制造了一个神话。
李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 执行所长):赚钱、收视率,就这么个问题,你反正是讲那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比讲那个最一般的东西要更有吸引力,更有刺激性,这是必然的。
记者:那您觉得这中间媒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夏学銮:也要有它的社会责任,我们那么多(养生大师),哪个不是我们媒体捧出来的?
解说:从刘太医、林光常到张悟本,再到马悦凌,养生界可以用城头变换大王旗来形容,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马悦凌,则比前辈们更有手段,她有效地利用了网络工具,要求所有病人的看病信息都要在网络上公开。
小颖:我爸爸有一次呛到水了,呛咳了,当时挺严重的,给她打电话,她特别严厉,不要再电话里说,在网上说。
解说:小颖的父亲在马悦凌处治疗了三个月,他每天都会详细汇报自己的饮食和身体变化情况,并且把这些内容公开在马悦凌的网站上,而马悦凌给他的治疗方案也在网上公布。
记者:为什么有必要非得要在网上来向她汇报呢?
小颖:她一直要求网上公布,她多成功,她治好了,有什么见效,(这样)有更多人来找她。
解说:细看这些帖子就会发现:病人和马悦凌的互动相当完美,一些拥趸的溢美推崇之词,更为马悦凌的神话增添了光环。当然,马悦凌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有自我赞美的描述,在给海口截瘫病人李兴华治疗时,她这样写到:海南医学院领导带领中西医专家到现场观摩,当时有专家说,以前我被称为中医专家,见了你,我只能是一个中医爱好者,这是真的吗?我们特地来到了海南医学院。
记者:在7月18号她提到海南医学院的领导,带着中医、西医的专家到现场,观看她的治疗过程,据你了解有没有这回事呢?
朱峰锋(海南医学院宣传新闻部):从16日开始到20日之间,我是看不到这样的新闻的。
记者:有没有可能会遗漏呢?你觉得。
朱峰锋:我觉得不可能遗漏。
解说:朱峰锋介绍,他们学校非常重视宣传如果有领导带队去做这样的观摩或学习,他们不可能不知情。
朱峰锋:翻看我们2008年到2011年的资料,我们都没有一个在7月18日有过一个领导带着专家外出学习或者观摩这样一个记录。
解说:无论哪个养生大师都是以具有个人魅力的,神奇人物为核心,衍生出图书、食品、医疗等多层面多渠道的求财途径,在他们的运作模式中,写书,除了推销自己的理论外,赚取利润也是极其重要的动力。
王旭东:有很多出版社不告诉你具体的销量。
记者: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利润?
王旭东:特别好的出版社会给作者10%到15%,如果一本书卖100块钱,他如果能拿10块钱的话,一千万册书就是一个亿,那个利润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出这个书比较,大家都抢着出。
解说:由于马悦凌系列养生书的责任编辑拒绝采访,我们无法了解书的准确印数,只是从有限的信息中得知,仅仅《不生病的智慧》一书的重印次数不低于30次。
养生畅销书作家,电视养生节目明星,这样的身份让马悦凌成为一些养生讲坛有号召力的演讲嘉宾。2009年7月,马悦凌应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之邀,登上特区大讲坛。
电话采访:海南省社科联:大世纪讲坛就是公益性的一个节目,我们就请她来作个报告。
记者:她这个出场费大概是多少呢?
海南省社科联:一般就五六千到八千块钱左右,我们政府拨钱的,没几个钱,但是这个讲座,就这两个半小时。
解说:马悦凌这次来海口,不仅仅在政府公益讲坛演讲,还在海口最高级别的酒店开办了她的养生会所。开业时,她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表示:准备将气血养生的理念以产业链的形式发展下去,本着为百姓健康着想为目的做成一个产业。
当我们来到这个养生会所时,酒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会所不知何故,早在半年前已经关闭。从会所没有卖完的票据上可以看出,一套包含艾薰和按摩的马氏保健养生套餐需要998元。据了解,马悦凌在其它城市也曾开办过这种养生会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马悦凌所言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2008年,她接连注册了四家公司,并在淘宝网上开办了马悦凌旗舰店,这家淘宝养生第一店售卖的多种产品,比如马悦凌糕、艾条、红枣等,都是马悦凌指导治疗时的必需品,其中马悦凌糕更是该店的主打产品,也是销量最高的产品。
费尽周折,我们终于在江苏的另一个城市找到了马悦凌糕的生产厂家,这家工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就是马悦凌糕。一个多月前,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了搬迁,至今还没有恢复生产。
齐明洲(江苏善缘食品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它(马悦凌公司)去销售的,我们自己没有销售网络,我们自己没有自己去跑市场的。
解说:齐经理告诉我们:公司成立第一年的销售额只有90多万元,但随着马悦凌名气的暴涨,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400多万元,今年原计划达到600多万元的销售目标。
齐明洲:我们去年销了400多万,交了将近30万的税收。
记者:利润还可以吗?
齐明洲:对,利润还可以吧,因为是一个生产企业,利润嘛,还行。
解说:马悦凌糕在网上的售价是每斤110元,齐经理告诉我们,他们厂给南京马悦凌贸易公司的出厂价是每斤40多元,这样算来,每斤马悦凌糕的出厂价与零售价的差额超过60元,而工厂平均每个月都会给南京公司发货一万斤。
在对马悦凌产业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马悦凌的生财之道,除了书的稿费版税、演讲出场费和售卖产品的利润之外,可能还有其它收入。
这是马悦凌向小颖的父亲催要治疗费的短信,日期是今年的1月19日,小颖说这不是马悦凌第一次向他们索要治疗费。
小颖:第一次治疗的时候,她逼我交费,她说给你爸已经治疗一次了,我每次治疗费是三千,你该交费了。我说不是说好了,治好了才交钱吗?这样每次治,每次治你不见效,你还是把钱骗走了。
解说:但是,马悦凌在网上收治了12名渐冻人进行治疗时公开表示这是免费治疗。
百废待兴的姐姐:最早(去北京)的时候,我弟弟告诉我不收钱,免费给我治。
解说:马悦凌是否向别的患者收过治疗费,我们无法证实,只是在浙江采访时一帘曾经与我们说过她的推测。
一帘:在网上指导的人,她(马悦凌)都没收钱,除非到她那里亲眼让她看了以后,她收钱,那是我的估计啊,我也没亲眼看到过。
解说:不管马悦凌是否收取过病人的诊疗费,在病人们看来,她就是能去除病魔的神医。虽然,马悦凌并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在我们采访期间,南京市卫生部门已介入了,对马悦凌的调查,他们认定马悦凌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诊疗行为。
王振球:这个都是医生问诊的一些基本方法,还有看体征的一些基本方法。
记者:大小便。
王振球:嗯。
记者:还有其它?
王振球:嗯,生育包括等等,非常非常细,这些内容都是医生问诊,也是这些内容,从这些文字,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问诊行为。
记者:如果没有执业医师的资质,从事这个医疗行为。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
王振球:这就是违法行为。
记者:马悦凌自己也是在她的声明当中,她说:虽然我没有治病的资格,但是我有治病的本领,我为什么不能够帮助别人呢?作为卫生管理部门,您对她的话怎么看?
王振球:任何人不能言称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擅自做出这个执业行为,这是要按法律去办。
解说:就在卫生部门调查期间,马悦凌在个人官网留言:我会一如既往地走自己的路,一如既往地沿着自己开创的道路走下去。
王振球:与法制相相悖的话,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