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历史上,西藏可分为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地区,和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而在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中,只有一座处于后藏地区,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到访的扎什伦布寺。该寺始建于1447年,为历世班禅大师的驻锡地。历经500多年,不仅在后藏信众心中确立了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而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管理体系,尤其学经制度更是别具一格,因而成为众多僧人一心向往的佛学圣地。
扎什伦布寺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高耸的强巴佛,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肉身和历世班禅灵塔,是扎寺最显著的标志。扎什伦布寺500多年前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最小弟子根敦珠巴建造,后经四世班禅扩建,成为格鲁派的一代名寺。作为建筑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的佛学圣殿,虽经世代风雨,但经年不断的维修保护,始终不渝的佛学传承,其神圣的法度和庄严的气势仍令僧俗两界心生景仰。
我们进寺采访第一眼看到僧人的聚集,恰好是他们每天必须进行的辨经,两人或多人一组,高手与高手较量,弱者与弱者切磋,对手之间或心平气和,或面红耳赤,发问者必先将身体退后,同时击掌,将问题抛给对手。这套辨经的方式历经千年,是每个学经僧人必备的技能,而对佛教理论的学习领悟,就是在这样每日一辨的过程中逐渐加深。
采访期间,我们巧遇了学经僧人一年中的上学期结业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辨经,寺院的高僧出题,学生们答辩,虽然辨经是学经僧人每天的必修课,但考试能否过关,还得看临场发挥。
考官中有一位中年喇嘛,名尼玛平措,他已经拥有了藏传佛教格鲁派显宗《五大论》考试的最高学位,俗称大格西,是2006年获得这一学位应试者中的第一名。大格西考试每年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若想获得这一学位,过去最少需要学经二十五年,后经十世班禅改革为十八年,十四岁出家的尼玛平措用了二十二年时间,那年他三十六岁,仍然是获得这一学位僧人中年纪较轻的一位。
现在尼玛有三十多名弟子,每天都要为弟子们上课讲经,也许是师傅的示范作用,弟子中不乏立志成才的有志者,大弟子白玛占堆已经学经十年,他希望十年后能够参加大格西考试。
紧随白玛占堆之后的,是像索朗扎西这样刚入寺不久的学员,他们正在进行最基础的藏文,英语,数学等入门学习,学习合格后,将像白玛占堆一样成为正式僧人进入各个经学院,开始他们漫长而艰苦的学经生涯。
扎什伦布寺有着扎实深厚的学经传统,有三个经学院,两个上下密宗院,完备的学经制度自成体系。比如经师免除劳务,生活补助和年终奖励及假期奖励均高于普通僧人,弟子们每年考试合格后,都将获得提高生活补助的奖励等等。现在扎什伦布寺八百多名僧人中,有四十多人获得格西学位,每年获得格西考试的应试名额达到四人,高于其他所有寺院。
视频编辑:张双玲 文字编辑:谢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