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刚刚过去的2011年上半年,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通胀。CPI涨幅连续三个月“破五”后,6月份CPI数据再创新高并且“破六”。中国经济能否在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同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今天起,我们推出四期“年中经济观察·价格之战”系列报道,对上半年经济进行全面观察和梳理。从今天上午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猪肉价格的上涨成了目前推高中国CPI最打眼的因素之一。今天我们就从猪肉谈起。
黄山市连大养殖场是方圆百十公里之内最大的养猪企业,最近天天都在忙于应付来抢猪的浙江、上海和本地客户。
本次猪肉价格上涨,最主要原因是受成本推升和猪肉供应周期性影响。目前玉米、麦麸、豆粕等饲料综合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母猪涨价超过30%。喂一头肥猪要耗用约800斤粮食,过去只需花1000块多一点,现在却需要1500到1600元。综合计算饲料、人工、疫苗、运输等各项费用,养猪成本已经从过去每斤平均5元左右上涨到超过6.2元。
从年初的蔬菜等农产品到现在的鸡蛋、猪肉,食品类别中充当物价急先锋的一个接一个。尽管从今年1月起,统计口径调整已经让食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有所下降,但比重仍然在30%左右。由于雨雪干旱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又使得菜价忽上忽下坐起了“过山车”。
一方面是美元走软,另一方面世界主要石油产区陷入持续动荡,国际油价一路飙升,3月破百之后,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的期货价格直接冲到了126美元一桶的高位。而大宗商品中,铜价也是持续走高,一度冲到了每吨10400美元。
谈到物价与货币的关系,人们爱用水涨船高打比方。今年以来,美国两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好比拧开了资金的水龙头向世界经济倾泻了很多的钱,而欧洲的低利率政策,更是推动更多的钱涌向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这让物价高企具备了另一个条件。
在分析上半年中国物价走势时,还有一个名词屡次被提到,那就是翘尾因素。翘尾因素也称滞后影响,是指上一年商品价格上涨对下一年价格指数的影响部分。
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测算,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来自去年的翘尾因素是3.2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时间推移,翘尾因素逐渐减弱,下半年大概降低为1.7个百分点。
视频编辑:张双玲 文字编辑:谢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