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7日 22: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在目前中国的歼击机上有一个部件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不到10厘米的高温合金,在这当中有十个细小的孔,最小的孔只有一毫米,这种有极高技术难度的材料决定了中国歼击机的安全。今天我们《面对面》访问这种材料的研制者师昌绪先生,这位已经90多岁,但是仍然每天要穿过大扇大门去上班的老人。
人物简介:
师昌绪 91岁 河北人
材料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1年1月14日,因为在我国的高温合金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师昌绪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航空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模型,这是师昌绪90岁时候的生日礼物。
记者:为什么送您这个?
师昌绪:就因为我提出来的,我提出来要研制这个发动机。
记者:就是这个。
师昌绪:嗯。这是1983年我提出来搞。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的歼击机有了中国心,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5个能够自主设计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而为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的,正是50多年前师昌绪主持研制的高温合金材料铸造而成的空心涡轮叶片。当时这种高温合金的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全世界只有美国才有。英国也在研究该项技术,但一直没有实际应用。1964年,我国设计研制出新型战机,但缺少大推力的发动机,高温合金的空心涡轮叶片是其中的关键部件。时任航空科学院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提出,中国要自主研制这种空心涡轮叶片,这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荣科找到了师昌绪,他当时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研究组负责人。
编辑:程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