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在湖南、贵州、重庆三地交界处有一个“锰三角”,这里生产的锰矿和金属锰占全世界的40%,曾经因为开矿矛盾不断的“锰三角”吸引了本台记者的视线。
湖南湘西的花垣县是“锰三角”的重要支点,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写的就是花垣县的茶峒,现在这里已经改名叫边城镇了。华如启是边城的一个村长,曾经带领村民上山砸了200多个矿洞的老华,最近却自愿到一家矿山企业干起了管理工作。
老华说,前几年带着村民砸矿洞,是因为看着千疮百孔的大山心痛,更不想把有限的资源白白浪费光。
更让大家忍无可忍的是,电解锰生产把水都污染了,当年大师笔下清澈见底的清水江被一层厚厚的黑砂泥盖住了江底的彩色石头。
后来在各级政府的严厉督导下,“锰三角”地区的污染整治才明显好转。看到政府整顿了矿山,治理了污染,老华的心气顺了,这才上矿山做了管理人员。但工作没一个月,老华又头痛了,公司的尾矿库眼看就要填满了,新的场地却没有批下来。
这里就是花垣县重新规划的大型尾矿库,在它的旁边,一个两亿元的国家863项目日前正式投产,新的技术和工艺让这家企业省去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锰过程,直接生产半导体工业急需的四氧化三锰。同时,一项新的选矿技术也完成了中试。
目前,花垣县锰矿企业已经从200多家整合为27家,清水江的水质也越来越好,老华家门口的边城河街上,游客逐渐多了起来。然而在调研中,记者发现,整个锰三角需要的还远不止此。
责编: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