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视听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1日 11: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校园来了“刀马旦”

早晨,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排练厅里,传出悦耳动听的京腔京韵。“奴似嫦娥离月宫”——这是马静雯的旦角组在练唱;“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这是陆琼的生角组在练唱。西皮声、二黄声,声声入耳。学生京剧社成了人民大学校园一景。这个最初只有3个学生的京剧社,如今发展成为拥有几十人的行当齐备的大型社团,钟情京剧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了。

京剧,大学生;大学生,京剧。这激发了我的灵感,让京剧唱进大学,这不是振兴京剧的一个极好的主意吗?于是,在200833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我提出了“让京剧进高校”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

 

然而“京剧进校园”的提案,引起了不少质疑和担忧:很多成年人都不是很喜欢京剧,孩子们能对京剧感兴趣吗?在流行歌曲中泡大的孩子,能领会京剧的博大精深吗?几堂音乐课能学得会吗?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如果没有跟升学挂钩,京剧课会不会像美术、手工课一样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图片上的“女子”其实是个86年生的帅小伙,他就是享有“广州小梅兰芳”之称的尤海波。舞台上的他,浓妆艳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十五岁时迷恋上京剧旦角,在京剧之路上已辛苦跋涉了近十年!

对于“京剧进校园”的推广之路,海波深有感慨。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京剧的观念变了,能有人把它当业余爱好就已经不错了。而且京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一种剧场艺术,人们只有到现场观看才能感受到其韵味与内涵。事实上,学习京剧也不容易,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不解决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京剧的推广还是困难重重的。

如海波的心愿那样,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京剧文化,除了应对起步阶段的诸多争议,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教育部宣布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将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

200836,哈尔滨市道外区机关幼儿园京剧表演班的孩子们,受邀为哈尔滨市育民小学表演京剧,引起了不少学生对京剧的好奇与兴趣。

2009113,辽宁沈阳,国粹艺术进课堂主题活动在沈阳市南京一小学举行。

2009720,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来自北京十余所京剧进课堂试点校的700多名学生表演了多出京剧评剧剧目。

20081212,天津市南开区艺术小学的学生们在南开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礼堂进行了京剧进课堂阶段成果汇报演出。

2008416上午,中国戏曲学院李文才教授绘声绘色地为赵登禹学校的学生们上了首堂京剧公开课。

 

 

中国网络新闻台“两会”特别策划: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