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安全网: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6日 23:0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低保,补齐社会的“短板”

    2009年的下半年,因为发放这张低保证,河南和贵州两个省出现了两件同样热闹颇受关注的的事。6月的一天河南省汤阴县肖下扣村召集全村24位60岁以上村民去抓阄,以确定上级分给村里的4个低保名额,谁抓上了就算取得低保资格,能领取每月五六十元的低保款。结果有4人“中阄”,但他们并不是村里最穷的人家。

    12月,在贵阳市西山乡,一场“民主评困”会也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村民是否具有低保资格,交给了在场的评审去评定。村干部,老党员,乡人大代表,普通村民组成了民主评审团,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选出符合低保资格的申请人。经过现场投票后,23位申请人中有8位没有获得资格,6户去年享有的低保资格被取消。 吃了三年低保的陈明先以一票之差落选。因为儿子刚刚找到了在煤矿上班的工作,家里每月收入多了1000多块,没能拿到低保的她也没有太多抱怨。参加“评困”审核的一位乡人大代表说按照这种评选的方式,大家选出来的人选差异都不太大。同样是低保资格的审核,同样以“公平”的名义,一个是变了味的“中大奖”,让人很受伤,一个则是众人监督,从实际出发。哪一种探索更科学,更受惠真正需要资助的人,不言而喻。

    1999年我国开始推广城市低保制度,03年农村低保开始试点,再到07年全国范围建立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制度至此覆盖到了我国的每一个角落,我国全力编织的社保“安全网”开始逐步健全。期间,我们也听到过带着金表去领钱,某干部夫人一人领三份低保这样的负面消息,有失公平的低保“帮富”现象让大家很受伤。随着程序的不断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健全,像“民主评困”这样的科学审核逐渐开始成为人们称道和采纳的方式。

    其实,低保制度在社会心理方面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物质方面。拿城市低保来说,失业人员最大的失落是“没有人管了”,现在政府通过低保来“管”,每个月又能稳定地领到一笔钱,心理踏实了不少。管理学界常会提到“木桶原理”,木桶的最大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补齐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低保很关键。

 

中国网络新闻台“两会”特别策划: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