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政府工作报告:共和国成长记录

中国新闻中国人大网 2014年08月28日 14:2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温家宝:将科学发展观贯穿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温家宝任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担任总理期间,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矛盾和新问题,中国的发展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十年间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的排位从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老百姓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到低碳、从强国到富民等种种变化都体现了整个国家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和追求。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新理念

  2003年春天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一种叫做SARS的病毒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肆虐,引起了国人的极度恐慌。此外,还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这些摆在新一届中央和新一届政府面前的难题,会阻滞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吗?

  2004年春天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向全国人民提交了一份出乎意料的满意答卷:2003年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四位,就业超过预期目标,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开局之年开局良好,起步之年起步扎实,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对于2004年的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淡化了经济增长指标(只有7%左右),而突出了“三农”、就业、教育、卫生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发展目标。于“平实”中凸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这也成为2004年温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鲜明特色。

  新一届政府履职一年来所提交的首份“施政报告”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境外媒体说,中国已经把“三农”和区域平衡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追求整体水平的提高;与会的政府官员说,不能片面追求GDP,“绿色GDP”成为代表们最为时髦的话语;经济学家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区域差异正在拉大,到了该引起重视的时候了;老百姓说,我们需要的是实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2004年3月15日下午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非常感慨地形容自己目前的心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确实,只有勇往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会海阔天空、波澜壮阔。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在哪里?就在那希望的田野上,就在那被人忽略的欠发达地区,就在中国经济从部分地区先行一步,到东西南北中齐头并进的转换中。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民”字频现,句句关情

  2008年中国步入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这一年还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在这一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连任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五年,中国经济跨上新台阶,取消农业税,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外经贸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许多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用较长篇幅谈了2008年改善民生的新举措。报告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再添实在的数字、崭新的承诺。报告中“民”字频现,前所未有地突出民生,对人民的期盼进行了全方位回应。

  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后的民生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过去最大的民生,就是吃饱肚子。而今天,大部分人吃穿不愁,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等则成为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都突出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富民,要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使全国人民都能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幸福大道;二是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民生问题,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的问题。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73次谈到改革

  历经春华秋实,时间走进2012年。这一年温家宝担任总理已经九年。

  在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调,民生工作加速。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

  同时,与2012年GDP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相对应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民生工作的重视。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PM2.5”“校车”等新词,以及坦承2011年物价调控目标没能完成,并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将教育经费占整个GDP的比重明确为4%等,这些都及时呼应了百姓的民生期待。

  从日常生活的物价到关乎身体生命健康的空气质量、医疗救助以及孩子们的安全,这些最直接的民生关切都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

  同时,2012年适逢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改革”成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73次谈到改革,并辅之以“更大决心推动”等措辞,彰显出这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里对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

  温家宝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正确决策,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吹响的是深化改革的号角,中国改革必将迎来又一波春潮涌动!

  在人大的平台上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是对中国民主法制的尊重,展现了法治政府对民主法制的敬畏。

  2013年春天,在又一次迎来历史交接点的时候,回顾和梳理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点滴,我们更加坚信:在人大监督与政府工作的良性互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法治中国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飞跃。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