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黑龙江省首届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新闻发布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杨林川 摄
东北网8月1日讯 (记者 杨林川) “此次古伦木沓节不仅邀请了省内新鄂乡、新兴乡、新生乡、十八站、白银纳和乌拉嘎等鄂伦春族5乡1镇代表,还邀请了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代表、国内知名鄂伦春籍人士等500余人,在刺尔滨河畔共庆祝鄂伦春族传统节日”。1日,在黑河举行的黑龙江省首届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新闻发布会上,黑河市爱辉区副区长肖玉柱热情洋溢的向与会嘉宾介绍。
此次活动将于8月6日在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乡举行,也将作为我省大型民族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古伦木沓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举办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学术研讨会、鄂族剪纸、桦树皮技艺及兽皮技艺作品展、传统鄂族体育竞技比赛、大型民族文艺展演、传统祭祀仪式、篝火狂欢等十余项活动。
“以往的古伦木沓节均是鄂伦春族群众自发性活动,由政府层面组织举办古伦木沓节,不仅是黑龙江首次,而且是国内首次,也是世界首次。这次活动的举办,将对传承和保护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省鄂伦春族民研会会长韩有峰为了能将鄂伦春族文化发扬传承,倾注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血。
“古伦木沓”是鄂伦春语,意为篝火或祭祀火神。过去的古伦木沓节一般在每年的春季举行。白天,鄂伦春人自发的带着好酒好肉及帐篷等物,举家骑马来参加活动。夜间拢上篝火,请萨满跳神,进行祭神祭祖。 2006年,古伦木沓节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7年,列入了黑龙江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伦木沓节也从群众自发性的活动,成为被国家承认的合法的传统民族节日。
“在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的今天,“古伦木沓”节已成为集中展示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并且也使得爱辉区的生态民俗旅游项目被周知”。郭建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爱辉区新近开辟的新生鄂伦春族旅游项目,已成为这个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民俗旅游项目。爱辉区政府投资1200余万对新生鄂伦春族乡进行整体改造。整洁的鄂伦春群众住宅新区已建成,鄂伦春族百姓们在这里安了新家。原来的居住区被“变废为宝”,成为了独具特色,反映古代鄂伦春族人生活、生产的展示区。每到旅游旺季,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观光。
爱辉区区委书记徐飞表示,随着今后古伦木沓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新生鄂伦春族乡的旅游产业也会不断发展进步,鄂伦春族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日新月异,步步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