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搜索》:时代精神写照 陈凯歌批判现实力作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7日 23: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腾讯娱乐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搜索》海报

  内容复杂,情感真挚往往是好电影的门槛。《搜索》除了延续陈氏作品探讨人与人、与自我、与环境之关系的一贯风格以外,在表述系统上,明显地区别于欧美类似《通天塔》《撞车》等的多线叙事方式,采用了元杂剧常用的生旦离合、多线并行的叙事模式。一条是以高圆圆与王学圻绯闻;一条是姚晨与赵又廷离合;随着“高圆圆公车不让座位”的手机视频到“人肉搜索”不断的升级。两条叙事线交互,演变成王学圻与陈红、高圆圆与赵又廷的离合,涉及兄妹、恋人、夫妻、办公室政治、商战阴谋与媒体责任等等社会问题,以点连线,以线织网,冲突不断激化、异化的“蝴蝶效应”。

  画面着重表意

  《搜索》表意系统的重要道具是镜子的多处、多样使用,匠心独具。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陈导对艺术与生活、真实与虚幻等古老命题的严肃思考和通俗化表达。对信息化时代的反思,是个世界范围内的话题。《搜索》对有图有真相、有视频为证等标榜客观的世界,提出了有力的质疑,将影片的技术美学表达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我们是记录者同时也是被记录者,是传播者同时也是被传播者。这种身份的混同带来的焦虑比以往时代更加明显。影片最后段落,自下向上是阶梯两旁斜插入天际的现代建筑,像把张开口的剪刀,此时得知高圆圆自杀、自己被调查的姚晨,正身处剪刀的口刃之中。她在台阶上慌乱、无助、自责、愤怒……也面临着现代化的裁决、吉凶未卜。陈导在造型、画面内冲突的设计恰到好处,对应全片时尚、艳丽的图像色彩、抑或我所称其现代塑料美的影片基调,形成巨大的反差。

  值得延伸解读

  陈导摄影机下的都市女性,无论什么阶层,都是这场“搜索”闹剧的牺牲品。她们都从迷失开场,找到自我结束。她们一步步的努力挽回却一步步逼近真实,且被真实所伤害。所有冲突源自王珞丹拍摄的视频“高圆圆公车不让座”,得到真爱后的高圆圆又出现在男友赵又廷拍摄的视频中――双重隐喻,简单有力。由此可以看到陈凯歌对女性的悲悯与怜爱,对现代都市新丛林法则的强烈控诉。

  《搜索》关乎公德、隐私、信誉、道德、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权等等,而这一切的一切,关乎你、我、他。在我的阅读范围里,《搜索》已超越出电影的范畴,拓延成为此时代的精神写照。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搜索
  • 陈凯歌
  • 批判现实
  • 时代精神
  • 高圆圆
  • 手机视频
  • 力作
  • 蝴蝶效应
  • 撞车
  • 通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