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08年赴香港时,采访北京奥运会香港奥运村村长梁爱诗
李天胜:国际台华语环球传播中心世界华声记者,2010年至今任国际台驻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参与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国际台直播报道。
国际在线消息:15年前香港回归时我刚上高中,处于一心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阶段,对香港的印象仅限于港片,乃至后来到了香港后一门心思要把那些熟烂了的名字都给踩一遍,比如旺角,比如铜锣湾,比如湾仔,等都看过一遍才发现香港不是那么回事——原来这里没有满街乱跑的黑帮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大明星,心里难掩失落,但也算从此掀开了香港的神秘面纱。
后来第一次到香港采访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那时在香港住了七天,采访奥运会马术比赛的筹备。那年香港已经进入回归的第十一个年头,满大街的普通话,满大街的的奢侈品店,那时香港似乎已经走过和内地的磨合期,正享受回归带来的甜头,比如自由行,比如CEPA,当然还包括奥运。
一年多前,我到了澳门,离香港更近了,去香港坐船只要一个小时,也因此认识了更多的香港朋友,走进了更多普通香港人的生活。在过去的这一年,也就是香港回归15周年的这个年头,内地和香港之间又发生了不少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从中我发现两地越来越没有当初的小心翼翼,而是选择更加坦诚而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看到两地生活方式、价值观与政治生态存在的差异,从中更觉一国两制的可贵。只是,我会认为,在碰撞当中,尊重彼此不同,发现对方的不足和长处,在这个特殊的年头,这才应该是比表面的客套与和和气气更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