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勿让雾霾与谣言齐飞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17: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合肥晚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这两天,合肥的天空仿佛都是笼罩在灰白的帘幕中。置身其中,许多敏感的市民甚至还觉察到了空气中“呛人”味道。尤其一大早出门,就不得不呼吸着这样的空气,实在难以让人有好心情。

  (详见本报今日5、6版)。

  据媒体报道,此次,同样遭遇雾霾天气的并不仅是合肥一地。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形成了一整片的“污染地图”。气象部门称这种天气为“雾霾天气”。

  从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拍摄的“模糊的合肥”,从街头越来越多的戴着口罩行走的身影,从商场里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不断热销……这些都传达着公众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焦虑。事实上,雾霾影响的,还不仅仅是人们的身体健康,整个城市的运转同样感到了压力。尤其是由于雾霾导致的能见度低,极易引发交通运输的不畅甚至交通事故增加。今晨的合肥绕城高速,更是发生了一起2死多伤的惨烈车祸。

  多地区同时遭遇雾霾,一处公众的焦虑容易与另一处公众的焦虑重合。另外,近年来,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和在相关方面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雾霾天气却不见消减,自然令人备感疑惑。对于公众的疑虑,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的反应却明显滞后,有的地区虽然及时反应,但其解释却极为专业而语焉不详,这些无疑又容易让焦虑朝着另一种方向转化。于是,谣言和猜测开始兴起,甚至,湖北武汉等地传出了大规模工业有毒气体泄漏的谣言。谣言的滋生又让城市的正常运转频添麻烦。

  谣言的产生有着多重原因,与部分人的非理性因素有关,也与相关责任部门的处置有关。我们呼吁理性,抵制谣言,抵制无端的猜测,同样,我们也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应对,提高检测标准,让相关监测与公众的实际感觉再近一些,而不是语焉不详的解释。因为,保障优良的空气是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准确了解当前空气状况,也是城市居民一项基本的生活需求。公众关心城市环境,在关心自己的生活处境的同时,也督促着相关部门采取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方式应对问题。

  本报记者李后祥

责任编辑:冯北方

热词:

  • 谣言
  • 空气状况
  • 气象部门
  • 非理性因素
  • 绕城
  • 帘幕
  • 交通事故
  • 环境质量
  • 检测标准
  • 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