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6日晚,第7届省曲艺节在“江南第一书码头”常熟开唱。本届曲艺节共有44个作品入选,涵盖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徐州琴书、扬州评话等多个门类,充分展示江南曲艺魅力。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介绍说,此次曲艺节重点突出“新”字。作品八成以上都是原创、新创剧目,现实题材作品占很大比例,35岁以下的年轻演员占六成以上。人员新、作品新、题材新,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让曲艺找到新的生存土壤。
对此,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很是认同。她在后台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青年观众是评弹的未来。一个曲种,如果没有青年人的加入和喜欢,离‘绝唱’也就不远了。”
如何赢得年轻观众?盛小云首推“创作”。她对记者说,“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尽管是那个时代的精品,但往往并不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果不加改变,只能被时代越甩越远。”这两年,苏州评弹团在剧目创作中注意吸收课堂里、生活中、网络上的新鲜元素,创作了一批适合青年人口味的剧目,反响很好。一次,该团在南京一家高校演出中篇弹词《雷雨》,谢幕时一名同学说,“我是第一次听评弹,没想到竟是这么好听。”这句话,让盛小云感慨良多,“苏州评弹,有三四百年历史。这么一个传统、古老的曲艺方式,竟然会让大学生觉得好听,看来,不是年轻观众拒绝我们,而是我们离他们太远。”
这件事,加速了苏州评弹进校园的步伐。“我们都是把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剧目送进校园,争取给同学们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让他们现场感受中国最美的声音,把更多的年轻观众引入门。”盛小云说,“在演出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纯艺术并不排斥,能够看懂一招一式的用心。去年,仅《雷雨》这一部书就演了六七十场,苏州评弹年演出超过7000场。”本报记者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