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今天零点, 施工人员把禁止通行的标牌放置在长江路桥中央
今天零时起,大东门区域开始为期3年多的“闭关修炼”,寿春路~长江路桥将全封闭施工,常走这一带的市民别忘了绕行。
得知地铁1号线正式全面开工,市民按捺不住兴奋,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今天,咱们就集中解答一下大家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问题①:大东门区域为啥要封3年多?
动用最新施工工艺确保安全
作为1号线的“最难点”,从今天零点起,大东门站将封闭施工3年零3个月。这个站究竟难在哪?
合肥市轨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关键在于大东门站实施的空间太有限。东侧邻近古井酒店、南侧邻近圣大国际,距古井酒店9.4米,车站距南淝河3.8米。加上临河而建的大东门站位置更低,如果直接开挖,基坑就很容易变形。
为了确保安全,大东门站没有采用最快捷的直接挖坑式“明挖法”,而将采用几种合肥史上首次使用的施工工艺。
第一个施工工艺是“超深地下连续墙”。也就是在站体挖建之前,顺着要作业的区域周围先做一堵“墙”,厚度一般在1~1.2米,然后再在墙内逐层取土,“掏”出地下车站。
第二个施工工艺是“盖挖逆作法”。与平时建筑从下往上建不同,大东门地铁站的地下连续墙建好后,采用从上往下建设的顺序。首层土取至车站顶板位置,然后建好顶板,市政管线等在顶板上面铺好,这样地面道路就可恢复了。然后再继续向下取土,负一层、负二层、负三层、负四层依次进行。
据介绍,繁华地带的地铁站施工往往都比较费时,3年建个地铁站并不算罕见。
问题②:现在只有火车站到大东门一段开工,怎么确保2016年通车?
1号线施工顺序“先难后易”
按照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合肥市轨道公司总工程师张思源透露,1号线的总工期为4年零7个月。2016年12月31日,1号线将开通试运营。
不少读者很纳闷,此次开工的是火车站到大东门四个站,1号线沿线还有不少工程没动工,如何确保2016年通车呢?
合肥市轨道办工作人员表示,1号线建设的原则是先难后易,先开工难度大、工期长的,后开工工期短、容易施工的,这样就能确保全线同时贯通了。
问题③:挖隧道很慢吧?
“机器蚯蚓”每天挖隧道十几米
“我觉得挖隧道也很难,特别是隧道还要穿过南淝河。”市民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合肥地铁1号线的隧道不用人工,而是交给“机器蚯蚓”――盾构机完成。
这方面,在合肥参与南北高架1号线建设的中铁隧道集团很有经验,工程部部长王康胜告诉记者,一般地铁站主体工程差不多完成时,盾构机再进行隧道挖建,如同串珍珠项链一般,将地铁站联通起来。而且速度挺快,一天能够挖成十几米的隧道。
另外,盾构机挖隧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安静,地面上行人不会有什么感觉,也不会影响交通。(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记者 周文丽/文 高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