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民网济南6月1日电 5月30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东房小学里,四部面包车几乎占满了整个操场。来自济南供电公司和长清区供电公司的安涛、王峰和十几名“彩虹党员服务队”队员抬下大箱小箱的礼物,让这里的49名学生第一次戴上了红领巾,第一次背上了新书包,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电脑。“知道你们要来,孩子们跑到校门口迎了好几回,说像过年时等爸妈回来一样。”校长张继峰说。
事情还要从五月中旬说起。5月17日,按照济南市扶贫工作安排,长清区供电公司发策部主任安涛接到任命:前往万德镇房庄村任“第一书记”,用三年时间使这个极度贫困的小山村发生大变样。第二天,笔者跟随安涛与他的同事王峰、郑继华等人驱车赶往以核桃、柿子等林果种植为唯一经济来源的房庄村,东房小学便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
当我们一路上坡来到位于山顶的东房小学时,这里的现状令我们惊愕: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房小学虽然在2003年翻修改造过,仍简陋破旧;虽然名为“小学”,实际上却仅有包括校长在内的5名老师和分布在四间屋子里的49名学生。中午饭点到了,家近的孩子回家吃饭,家远的孩子喝着水吃着馒头凑合一顿。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0年的张继峰说,这些孩子里有34个都是留守儿童,从没下过山;别说过“六一”,一年到头见不着父母两次。由于课程比较多,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所有的课程。学校唯一的女教师郑大千说,除了一年级12名学生所有课程外,她还要负责三、四年级的外语课,校长也要代授二、三年级的科学和数学课。为了让孩子们增长见识,老师们拿出不多的收入为学生买了课外书、办了图书角。
“得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回来路上,安涛与大家合计着。自5月18日起,安涛等人多次代表长清公司来到学校,询问孩子们想要什么、老师需要什么。本来想在学校建个书屋,可当从张校长和老师们口中得知:孩子们没见过红领巾,学校本想到“六一”时用镇上小学淘汰来的旧电脑给孩子们放动画片看,可这几天却连主机都启动不起来了等情况时,安涛等人打消了这个念头。“让孩子们得到他们早该拥有的和急需用的,是我们最先要做的。”他说。
5月30日一早,笔者跟随安涛等人再次来到东房小学。这一次,他们不仅代表济南供电公司和长清区供电公司为这里的师生带来了红领巾、多媒体教具、电脑、书包等价值15000余元的“六一”儿童节礼物,还与房庄村村委在这里共同揭牌成立了第一间“电力爱心教室”。 这便是开头的一幕。安涛说:“房庄要想发展,教育是第一步。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提供帮助,还要借助爱心教室这个平台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节电知识、安全用电知识等等。”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上午11:00时,张继峰站到椅子上晃起挂在房梁上的铃铛,孩子们带着红领巾,唱着村里最流行的歌谣跑进教室。教室窗外,连绵起伏的山上株株核桃树枝繁叶茂,虽离成熟尚早,但颗颗尚未成熟却碧绿圆润的核桃果却分明透露着丰收的希望。(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