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物价“涨”声中 伊犁绷紧“民生弦”奏出“和谐曲”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9日 04: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亚心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亚心网讯(通讯员许继志报道)5月3日,伊宁市墩买里街道办事处玛勒巴扎社区居民常春林除了领到680元的低保金外,还领到了伊犁州政府按城镇低保户每户400元标准发放的临时价格补贴。尽管他和妻子两人因残疾要靠低保生活,但谈起物价上涨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时,常春林却说日子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常春林一家的生活能够维持稳定,得益于伊犁州从去年7月起建立的社会救助和补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该机制规定,每当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一个百分点,政府就为每个低保对象发放8元钱的价格补贴。从2011年7月1日起至今年4月,伊犁州政府已连续9次向自治区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报了社会救助和补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实施方案报告。伊犁州直享受价格上涨补贴人数近25.8万人,补贴金额达2300多万元。

  以常春林为代表的困难群体的声音,表明伊犁州的“民生曲”在物价“涨”声中仍然和谐,而这离不开伊犁州党委、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对此,伊犁州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吉永德概括为三句话:发展生产保供应,加强监管降成本,搞好救助保民生。

  面对物价上涨,伊犁州党委、政府通过多种措施稳控物价,确保民生不受影响。

  从今年年初开始,伊犁州政府针对关系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米、面、油、肉、奶、菜、农资及主要建材等,组织发改委、农业、畜牧、工商、质检等部门深入县、乡基层,对这些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进行实地调研,切实掌握各类产品的供求关系,为科学决策做好基础工作。

  针对伊犁河谷蔬菜供需季节性缺口近20万吨的问题,伊犁州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已有各类蔬菜大棚40174座。伊宁市还建起了17家蔬菜副食品直销店。召开增强蔬菜等副食品生产能力、稳定市场价格现场会,加大种植补助力度,提高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针对主要建材市场缺口较大问题,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要求现有企业不得无故停产检修,开足马力生产,一方面加强冬季建材储备,截至今年复工前,州直仅安居富民工程就储备了20.4万吨水泥、6.9亿块红砖;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现代建材业,截至目前,州直水泥生产能力已达到900万吨,建筑用砖生产能力达到45亿块,满足了州直需求。

  在深入调研、成本调查和价格监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伊犁州连续两年出台州直主要建筑材料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对水泥、转、钢筋等主要建材制定了最高限价,并要求建材生产企业对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住房保障、援疆项目等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采取点对点直供方式,既保障了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又确保建设成本不会大幅上涨。

  为了确保政策落实,价格监督检查部门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督检查,自2011年起,共组织20多个检查组开展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专项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3起,违法金额50多万元。

  “价格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民生的温度计,根据价格这个表象去深究生产和供应等环节的问题,用价格管理去推动相关行业部门的管理,老老实实地解决影响价格的各种问题,民生的温度就能保持适宜。”吉永德对价格管理的阐述,为伊犁州政府在物价“涨”声中奏出“和谐曲”作了最好的注脚。

责任编辑:蒋天山

热词:

  • 物价上涨
  • 伊犁州
  • 和谐曲
  • 民生曲
  • 发改委
  • 生产能力
  • 党委
  • 建筑用砖
  • 价格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