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临高县新盈镇设置了党务公开栏,加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邝道联是琼州学院化学系党总支副书记,从2009年12月第二批被选派参加“联村进企”工作,到第三批主动留任,到今年第四批群众要求继续留任,他对五指山市水满村和村民倾注了深深的爱。
2009年,水满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低于全市3201元的平均水平。邝道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村里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全村6个自然村,193户人家,他挨家挨户走访,农户的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生活难题,他都写在本上,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为让农民腰包鼓起来,邝道联思考着如何既让农民致富,又要让他们不离田、不失地,还能在自家门口过上好日子,老邝打起了山区特色农业的主意。
邝道联利用琼州学院的教学资源,组织由教授和博士组成的科技下乡团,走遍水满村所属6个村小组,向村民讲授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有机食品等方面的知识。他还主动到海口、三亚等地,学习农村发展经验,协调有关部门,联系多家企业,争取把项目带进水满村。
2005年10月,中德联合开发扶贫项目无偿捐助18万元人民币,在水满村建立茶园,全村群众投工投劳。但是,由于没有好的技术指导,没有懂行的管理人才,近7年过去了,茶园里草比茶树高,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在不断消减。
老邝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邀请琼州学院有关专家到水满村考察,综合论证,专家认为,茶叶种植完全可以成为水满村农业经济收入的亮点。
激动之余,老邝四处奔走,联系企业。今年1月份,终于成功引进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在水满村建茶叶种植加工展销基地。为了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老邝在引进公司时,就与公司约定,要为村民免费提供茶苗和种植技术,提供农民就近就业岗位,并按照市场价格收购村民的茶叶。此举打消了农民不懂技术、愁销路的顾虑。种植茶叶,农民不仅得到稳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练就致富的农业技能。
为了争取把更多项目带进水满村,老邝极力争取,海南庆鑫农工贸有限公司被他的诚意打动,进入水满村,并带来了第一期约500万元投资项目,该企业租用土地200多亩,种植高山有机蔬菜,农民通过出租土地和就地打工等方式,有了双份收入。海南福安集团也来了,开发建设仙鹿湖度假村项目。此后,又陆续有企业带着项目前来洽谈合作开发建设事宜,水满村热闹起来了。
一个干部带来一批项目,一批党员带活一个村子。如今,水满村还成立了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水满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家致富的干劲在水满村一浪高过一浪。
(本报五指山4月23日电)
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