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读者回响
读者 莫依慈
看到《羊城沧桑》版上黄教授的“瓜菜代”,有值2元的酒楼级靓菜,还用好听的肉肴命名,感到与真正的“瓜菜代”还很远。当年为照顾高级知识分子、国家的精英阶层,有些福利是向他们倾斜的,有牛奶、还多供肉鱼……
平民百姓沾不上这些边,他们的“瓜菜代”,是指完全没有大米,只用瓜和菜填肚而已。记得每个月一过20号,米缸完全见底了。25号前,还能在一锅煮椰菜或煮节瓜中掺两把米,等米缸干净得像脸蛋时,就只有椰菜节瓜和老豆角了。那年头排队买豆角,都十分抢手,特别那些不算太老、壳咬得动豆又大粒的,煮起来充饥可是上品啊!如果买了老玉米掺进去煮,也是顶呱呱。那时牙口好,硬如铁粒的老玉米粒嚼起来没难度,属“瓜菜代”席上的佳品。吃红薯、芋头、马铃薯,开头还牢骚满肚,及至再退步到吃蕉树芯、黄狗头,鸡糠饼干也限购时,街坊都饿得没力气骂街打仔女了。人人青口水返止不住,面如菜色,脚面肿成小山包,双臂细如柴棍,“大肉”收了皮肤沓拖下来,膝头大过髀(大腿),肚子却肿胀起来。许多老人家和我外婆一样,饱受便秘便溏脱肛的折磨。
有邻居收到港澳邮来的一白铁罐猪油,喜出望外。用一小团炒过瓜菜才煮汤,香得四邻口水流不停。他没锁好这宝贝猪油,第二天让他儿子偷出来,凝固的油脂,他一挖一团直接就吃。邻居小孩馋不过,一窝蜂上来学他挖来吃。邻居刚好下班回来,立即抢。但小孩不放手,他用柴棍抡起乱打,小孩忍痛不放还在狂挖快吞。后来打得实在太痛,才弃罐抱头捂腿逃走,猪油没了大半。邻居抱着白铁罐哭得呼天抢地,他老婆更披头散发要上吊跳楼。偷吃的孩子和起哄抢吃的孩子,后来各被父母打得几乎腿折。
只有经过“瓜菜代”考验的人,才会明白饥饿怎样折磨人,人性和尊严被剥夺和矮化到什么程度。
莫依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