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多赏杜甫诗,少恶搞杜甫像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0日 13: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光明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变身成恶魔,在这些图片的“再创作”里,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宛然一笑之后,杜甫会说:“这是童心吗?这是幽默吗?这就是潮流吗?这值得鼓励吗?这已丧失了对人格最起码的尊重,何况是对这样一位被尊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伟大诗人。”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杜甫很忙”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

  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

  笔者认为我们应多赏杜甫诗,少恶搞杜甫像。杜甫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我们应该尊重他、敬仰他。现在网友涂鸦诗圣杜甫画像,网恶搞他,是非常不应该的。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经典诗句都是在为底层老百姓呐喊,他的诗句也最能代表最底层老百姓的心声。他不但是1300年来威望最高的诗人,而且还是全世界最受尊重的诗人之一。如果是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胡吉平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恶搞
  • 杜甫诗
  • 杜甫的诗
  • 诗史
  • 三吏
  • 杜甫很忙
  • 新安吏
  • 石壕吏
  • 新婚别
  • 无家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