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那一年,我们以顶礼膜拜的心态,在深圳五洲宾馆聆听但斌关于中国平安的高论;那一年,我们兴趣盎然地追寻赵丹阳清盘赤子之心的原因和去向;那一年,我们津津乐道于李旭利与裘国根的强强联手;那一年,罗伟广的崛起,让我们眼前一亮;那一年,宁波敢死队元老徐翔发行阳光私募,让我们激动了许久……
那些年,私募界总有些声名远扬的大佬,他们的一举一动,足以让投资界关注。但历史的车轮慢慢滚过,不少大佬已是“物是人非”,或名声扫地,或悄无声息,依然保持江湖地位的人寥寥无几。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看似伤怀的情形?有人说是市场的缘故,也有人说还得从大佬自身找原因。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大佬们曾经的辉煌足以给后来者某种启示。而翻过这一页,当对冲的时代到来,新的剧情、新的主角又将在私募的舞台上重新演绎。
本报记者 周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