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温州试验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3日 18: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一年多来,温州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作为民营企业最有活力地区的无限风光不同,此时的温州呈现的是一种危机四伏的形象。一方面,在那里发生了最激烈的金融危机,大规模的老板跑路、自杀新闻,大量民间借贷纠纷,举国关注的吴英案;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同时一片凋敝,外贸业、制造业利润下降,民间资本不敢往实业投却又不知如何去。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共荣共辱关系在温州得到了最好证明。

  但福兮祸兮的定律再次生效,温州恰恰因为此次大危机、大阵痛化危为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良机,那就是成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在温州,有充足的理由。首先,温州有最发达的民间金融网络。摆在台面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藏在地下的民间金融机构,民间金融乱象到处存在,唯独于温州病患尤深,要整治自然要从病患最重的地方下手;其次,温州有最成熟的民间金融意识。这不是悖论,而是一个逻辑链结出的果子,温州金融危机最深,但这里的金融从业者、实体企业家对于金融之重要性的感悟也最深,他们要求金融改革的呼声也最强烈。

  坦白说,已经有很久没有看到在哪里设立一个国家层面的“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就是名正言顺大张旗鼓的改革,中国改革在过去几年被频繁呼吁,但往往在实践层面却落地很少。在我看来,“试验区”这三个字对当下中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金融领域,而让人们对更多领域更高程度的改革有了向往。我在此斗胆呼吁一句,中国金融改革已经跨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步子了,那么其他领域的改革呢,医疗改革呢,教育改革呢,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呢,能不能有更多个温州式的试验区?

  为什么温州能够出现一个金融改革试验区?我认为,根本上是民间力量倒逼与官方顺应民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温家宝总理亲自到温州调研,这是“试验区”在顶层突破的关键。而起到根本作用的则是浙江以及温州地方政府,他们同样有推动金融改革的动力。为什么温家宝总理要来温州呢,因为有着金融病症的地区绝不只有温州,而是遍及全国,金融危机已经在中国经济社会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为什么当地政府有推动金融改革的动力呢,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更加具体的管理问题,无论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社会稳定都需要解决金融危机。

  这么说吧,恰恰是因为金融影响之广泛,尤其在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金融与当地经济,当地社会发展,当地百姓长治久安得到了最深刻的结合,才导致金融危机不得不去解决,不解决就出大问题,而要解决就只能改革。这样的逻辑有没有让我们想起改革开放最初的动力。换个角度说,“试验区”的设立,恰恰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强大的结果,是政治经济学逻辑自然演化的结果。

责任编辑:孙人民

热词:

  • 试验区
  • 政治经济学分析
  • 金融改革
  • 金融危机
  • 改革试验区
  • 民间金融
  • 实体经济
  • 小额贷款
  • 制造业利润
  • 医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