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报载,第十七届“华杯赛”陷入“泄题门”:笔试前晚,就有人在网上求答案,而题目与次日笔试高度雷同。这真是“前有考研刚泄题,今日华杯再露底”,这也太过尴尬和讽刺了!
其实不仅考研和竞赛,之前还有医师资格、注册会计师、国家一级建造师等考试,也相继爆出了“泄题门”,而“国考”泄题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一扇扇“泄题门”,官家厉声斥责,坊间议论纷纷。然而,“泄题风”依然越刮越猛,这不,已经刮到小儿身上了。
泄题舞弊这玩意儿,可以算是祖宗的“遗产”。就像有阳光就有阴影似的,自从有了科举,舞弊就相伴左右,不离不弃。考场舞弊风传至今,原因在于有利可图,而且风险与利益不成正比:买题考生逃不了被开除命运,但泄题者被处理的,似乎不多。这跟“买官卖官”正好相反,卖官者几乎难逃法网,买官者却能继续任用。这就是现实的吊诡之处,也是二者不能禁绝的重要缘由。
买官而高枕无忧,会加剧行贿之风;泄题而毫发无损,则会助长舞弊之气。因而,不管对买官卖官,还是对泄题买题,都应以厉法对之。古时对科举舞弊,流放杀头株连的不在少数。咱们现在是法治社会,虽不能乱杀头、搞株连,但也不能对泄题舞弊者小惩以诫,甚至让其逍遥法外。对泄题舞弊,理应“零容忍”。这个原则,咱们应该继承。莫以贪小而不惩。况且,泄题之恶、影响之劣、遗毒之深,众所周知。如不用重典,痼疾难除。而痼疾不除,舞弊日盛,对人才选拔、学风治学,甚至国家发展,都将是一场灾难。故此,依法请出“包龙图”的三口铡刀的重典,还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