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尽管周边市场仍然维持强势,但经历了上周三疾风暴雨式狂跌后的A股似乎元气难以恢复。
回顾本轮反弹,自2132点启动到最高点2478点,一共涨了346点,周三、周四两个交易日一口气跌去了近100点。探究下跌的内在原因,一是因为连续上涨,尤其是前段时间的逼空后,市场自身有回调的要求;二是主力利用市场恐慌气氛趁机进一步打压,达到快速洗盘目的。
应该说,周三的大跌很大程度上与投资者的盲目恐慌有关,因为周三午后的大跳水来得相当突然,投资者担心有什么特大利空,出现了群体性集中抛售,以致当日沪市出现1707亿元的罕见巨量,恰恰是这根大阴线一举击破了5日、10日、20日均线,引发了更大恐慌,股指进一步失守30日线。
粗粗看来似乎同样是“断头铡刀”,但是上周三的大阴线在三个方面不同于去年11月16日的下跌。首先,前者是下跌途中的反弹结束,而后者则是上行途中的短线回落,其重要的标志是前者的60日、120日等中长期均线都在上方,而目前都在下方,说明中线趋势前者是下跌,后者是向上;其次,从时间上看,前者是年末,后者是春季,春季往往是一年中最能产生大级别行情的时间段;再是本轮行情是在证监会新主席上任后,不断推出有利于股市长期发展利好新政背景下展开的,行情不会轻易收场。
从技术面看,上周四股指下调至2366点,已接近上涨的三分之一位,且又是120日线附近,2350点附近有强支撑,所以,急跌可能已进入“一步到位”的区间,退一步讲,即使回落到60日线的2310点,也已经不远。
从基本面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目标是GDP增速7.5%,CPI增速4%。新目标意味着投资者对经济过热、滞胀、衰弱的认识标准发生了变化,进而会影响到投资行为的变化。
在已公布的前两个月经济数据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1.4%,为29个月以来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1.5%,创过去9年来新低;2月份贸易逆差创10年之最,数据显示经济处于下行状态。与经济疲弱相对应的是,2月新增贷款快速下降,其中银行受制于存贷比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企业对信贷的需求下降,这与去年的“争贷”有天壤之别。尽管2月份CPI降至3.2%,跌破了一年期定存利率,但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涨价潮已从农副产品蔓延至工业品,下半年的物价走势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基数与持续调控作用下,今年CPI低于4%或是大概率事件,今年宏调政策既不会显著放松“保增长”,也不会再度紧缩“控通胀”,股市的冷暖更多取决于基本面谨慎与流动性充裕之间的博弈。一方面,经济景气度下降导致行情估值水平下移;而另一方面,流动性充裕则促使市场估值水平恢复与提升。基本面的谨慎约束了指数反弹高度,流动性充裕则决定了个股行情的活跃度。因此,近阶段行情仍将维持指数滞涨、个股快速轮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