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印度达利特妇女(资料图片)
“从山村走进了殿堂”卡德喜欢这样形容自己的经历:从上世纪60年代一个文盲鞋匠的儿子,到今天石油行业里的大亨。这都归因于卡德自己的努力,加上一些运气,还有国家的经济开放。
卡德出生于1955年,有5个兄弟姐妹。父母为高种姓人家打零工,收入菲薄。父亲后来去了孟买,当了一名鞋匠。他来自达利特中一个卑微的家族查穆哈斯,传统职业是与动物皮打交道。
后来,他有幸进了城里一所慈善学校,开始接受良好教育。这所学校虽然没有村里那种根深蒂固的种姓偏见,但在学生注册簿上,他的名字旁依然醒目地写着他的“贱民”身份:查穆哈斯。
求学的那些年,他时刻体味着贫穷的苦涩。学校考试,学生需自备纸张,他没钱购买,老师从一个账本上撕了几页纸给他;没有钱买订书钉,他用树上的荆棘将试卷订在一起。这一切都没有击垮他,最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
卡德的哥哥达塔在政府的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当电焊工学徒,他说服弟弟和家人搬到孟买。卡德曾梦想上大学,然后当一名医生,但支撑着全家人生活的达塔恳请弟弟辍学工作,帮他分担养家重负。他帮卡德在马扎冈公司找了一份绘图员学徒工,这个“挫折”最终却给卡德带来好运。他因绘图技艺精湛而不断获得升迁,1983年为了一个潜艇项目前往德国工作。
一天,他看到了德国同事的工资单,发现他们的月薪竟比自己的年薪还高。“我想到家庭的需要,想到姐姐要出嫁,”他说,“我知道自己可以比为别人打工做得更好。”
回国后,他开始筹办自己的公司。经济大发展意味着印度需要更多石油,卡德的公司致力于海上石油钻塔建造和改造,发展得顺风顺水,目前已扩展到中东地区。不久前,他刚与阿布扎比一个王室成员签署了建造油井协议。如果不是因为达利特工商联合会举办的一次鸡尾酒会,卡德恐怕很难成为阿拉伯王子的生意伙伴。正是这位王室成员,帮助他把公司业务拓展到全世界。卡德还在马哈拉施特拉海岸建造印度最大的防波堤。他的公司现有4500名员工,市值超过1亿美元。
他的两个哥哥现已从政,一个领导着家乡的村委会,一个是邦议员。他在家乡购置了大片土地,正是当年母亲为高种姓家族辛苦劳作的地方。如今,86岁的母亲身着华美纱丽,佩戴名贵首饰,豪车迎来送往,而高种姓家族的子孙们在为卡德公司打工。
“曾经的一个不可接触少年,成了王子的生意伙伴,”卡德说,“谁会相信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