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贵州代表:打造“工业梯田”创新用地模式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9日 23: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王新伟) “通过先行先试,贵州省正率先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利用低丘缓坡荒地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的土地创新路子。”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慕德贵代表介绍,贵州向丘陵缓坡荒山“要地”,是环境逼出来的。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山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超过95%,人多地少,在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情况,如果不创新土地利用方式,贵州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境地。

  “在实践中通过反复思考,贵州找到了路子,就是向密密麻麻的丘陵缓坡荒地要地。”慕德贵代表介绍说,贵州拥有90%以上无法用于耕种的荒山,“一棵树60年都长不到1米高”。

  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李飞跃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在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当前地价挂牌出售在200多万元一亩,但通过削平市区周边的山头,每亩地成本只需要几十万元,节约了100多万元。

  据记者了解,在贵州不少地方,产业园区与采石场联动后,把石头卖给采石场,甚至实现了开发成本支出与石头出让收益相抵。

  在李飞跃代表看来,打造“工业梯田”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能保护耕地红线,当前,黔东南耕地面积不足300万亩,而林地和荒地有3000多万亩,利用荒坡丘陵开发,可以形成粮食下田、工业上山的新格局;二是用地成本低,减少了投资企业的负担,三是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园区和城区统筹起来,扩大了市区面积,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黔东南州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山要地’16万亩,用于工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李飞跃代表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今年1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将贵州确定为“全国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试点地区”,相关指标单列管理,同时,还提出“支持探索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折抵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途径”,为贵州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孙人民

热词:

  • 李飞跃
  • 梯田
  • 贵州经济
  • 用地
  • 缓坡
  • 低丘
  • 城镇化水平
  • 全国人大代表
  • 土地利用方式
  • 土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