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博物馆,五旬织女又上岗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3日 06: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素手纤纤,机声隆隆,消失多时的“缫丝织锦”场景重现――今年开春新开张的无锡丝业博物馆门庭若市。追寻游客脚步,记者日前来到丝业博物馆。

  走进原永泰丝厂的老车间,几台锈迹斑斑的老机器,一下子把人的思绪带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让这些老机器重新运转的,是3位年过半百的丝织女工。

  立式缫丝机旁,51岁的刘丽娟正麻利地将5粒蚕茧上的丝头合并,一起穿过瓷眼。她17岁进无锡缫丝二厂直到2001年下岗,在缫丝机旁一站就是20多年。2008年底无锡丝业想邀几位有经验的缫丝女工表演,她就高兴地报了名。丝业博物馆开张,她说,“我在这里不光是表演,还要解说。”

  53岁的张瑞娟表演的是复摇。这间老厂房,正是她曾工作过29年的地方。“重返老厂,真有一种出了远门又回家的感觉,很亲切。”能为游客表演,她很高兴,“以前厂里的小姐妹在电视上看见我,纷纷打电话询问,不少人羡慕我‘又回到老车间干活了’。”

  徐惠芬表演的是丝织。谈起重返老岗位,在无锡丝绸厂工作过33年的她感慨万千:“当年丝织女工是最好的职业,工资高,找对象容易,我就主动要求进了丝织厂。”2004年工厂关闭后她干过房产中介,却始终没有丢掉丝织手艺。

  丝业博物馆的缫丝表演,吸引了国内游客,日本、中国台湾的客人也慕名前来。无锡古运河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许凉介绍,无锡自古就是闻名全国的“丝码头”,丝织女工现场表演,“不仅吸引游客眼球,更为场景式再现无锡工商业发展史探了路。”本报记者 浦敏琦 江锡民

责任编辑:杨华龙

热词:

  • 博物馆
  • 缫丝机
  • 织女
  • 2004年
  • 无锡古运河
  • 丝头
  • 蚕茧
  • 丝织厂
  • 国内游客
  • 房产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