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日前,梅花集团(600873)公布了董事会决议公告,同时还公布了2011年年报。在这两份报告面前,投资者所关心的不是去年该公司的净利润是多少,营业收入是增还是减,每股收益又是多少,而是对大幅下调去年4月23日就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有着很大的兴趣:对原定的14.66元/股增发价打了个“对折”还转了个弯――6.37元。
上司公司对增发价进行调整,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会引人特别注意,但下调幅度高达56.55%,实属罕见。而更罕见的是,这是一只曾经的辉煌于股市的“牛股”:去年4月份实施每10股派5元(税后派4.5元)转增16.861股!股权登记日4月8日这一天,股价也登上了历史最高价48.16元,堪称已公布年报中最“给力”的分红方案,高送转纪录也由此再度被刷新。一时间,赞美声伴着嘲讽声在媒体上不绝于耳,但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果不其然,刚除完权的4月18日晚间就发布因“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公司股票自4月19日起停牌的公告。数日后的23日才揭开谜底:向不超过10名对象增发不超过3.2亿股,以募集资金重点投入氨基酸制造、复混(合)肥生产等项目领域。发行价格不低于14.66元/股,募集资金约45亿元。4月25日复牌后最高为18.68元,以后一直“低走”到如今的不足8元,今年1月19日再创新低6.53元。熊熊跌势,股价早已跌破增发价,尽管公司一再开会研究下调底价,但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后还是“扛”不住了,向市场低头:一个月前还表示不对非公开发行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如今还是“食言”了。
都说世事难料,股价难料、大盘走势难料,而更难料的是当年的“明星股”竟然落到如今的“低头股”。其实,去年4月披露了定增预案后不久,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公司股价也应声下挫,并大大低于原定的14.66元/股发行底价。今年1月曾有意调整增发价,不过,考虑到外围市场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公司又决定暂不调整增发方案,直至近日才发布调整方案。募资计划生不逢时,除了遭遇大盘的颓势外,与大股东的减持是否有关呢?与基金的“胜利大逃亡”有关吗?与去年最“给力”的分红方案有无关系呢?
俗话说,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靴。靴子大了或者小了,对脚来说都不那么舒服,甚至穿不进去。一个人如此,一家公司也是如此吧。
■记者高志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