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天津北方网讯:仅靠一张65年前儿时的老照片,73岁的香港老人来津踏上寻亲之旅。日前,塘沽分局民警通过网站筛查和现场走访的方式,帮助老人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见到了自己的亲弟弟。
此生最大愿望是再见胞弟
2月25日上午,公安塘沽分局信访科内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深红色唐装的老人。经警方了解,73岁的张女士祖居天津塘沽,1947年随父母举家迁往香港。在迁往香港前夕,胞弟患上了较为严重的肺炎,不能长时间坐船,当时年仅2岁的胞弟只能被寄养到张女士的姑姑家。由于张女士和家人远走香港,新中国成立后很快便与姑姑和弟弟失去了联系。
时光走过65个春秋,由于张女士身体不好,始终没有机会回到天津。今年73岁的老人告诉儿女,她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胞弟。终于,2月25日,在儿子的陪同下,张女士踏上故土来津寻亲。来到塘沽后,老人在感叹祖国变化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感到茫茫人海寻亲不易。由于张女士手中只有弟弟的名字和一张弟弟2岁时的全家福,仅凭此寻找67岁的胞弟如同大海捞针,无奈之际张女士来到公安塘沽分局求助。
两日内民警助姐弟相认
分局信访科民警马云鹏和于振江了解情况后,立即在人口信息网站查询张女士的胞弟。但根据网站显示,和张女士弟弟年龄相仿且同名同姓的有200多人。随后,民警又根据户口网上的信息继续寻找老人的胞弟。由于多年来弟弟容貌变化非常大,张女士无法确定到底谁是弟弟。为此,民警马云鹏专门将此事汇报给分局“三评三访”领导小组,申请陪着老人到户籍地进行走访。
前日,民警根据张女士的回忆和照片来到塘沽杭州道某小区。民警马云鹏和于振江分兵两路对原来此地拆迁的居民进行走访。经过走访50多户居民后,傍晚19时,民警终于从一位80多岁的老居民口中得知,在上世纪70年代,杭州道附近确实有一位姓张的男子接到过香港寄来的信件,但80年代初期,该男子已经从这里迁走。根据此则信息,马云鹏立即回到分局进行查询,并找到了张女士的胞弟。
昨日,通过民警上门确认,张先生手中也有一张和张女士一模一样的全家福。在时隔65年后,亲生姐弟挽手而泣。姐弟俩告诉记者,“亲人重逢是缘分、更是圆梦,感谢塘沽公安局民警为我们牵线搭桥,姐弟分散65年后终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