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再过几天,就入了3月。而每到万物复苏、莺飞草长的3月,人们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
50年前,雷锋因公殉职。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却树立起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之后,雷锋的名字为一代又一代人所传颂,雷锋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力前行。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历史条件下,我们依然需要用雷锋精神去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需要用雷锋精神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楷模;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不能缺乏雷锋的精神;一个精神充实的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离不开对他人、对社会服务和奉献的雷锋精神!
学雷锋活动不能搞一阵风,不能“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雷锋精神是一个平凡的人立足平凡岗位铸就的崇高精神财富,比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等,可亲、可信、可学。这也决定了学雷锋活动必须也能够常态化。
从多年来各地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实践上看,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才能使学雷锋活动更持久、更深入、更有效。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首先要注重创建长效机制,在建立工作机构、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等各方面作出制度性规定。同时,要完善阵地和网络。比如,通过建立学雷锋志愿者、学雷锋小组、学雷锋便民服务队,以及命名一批站、岗、亭、车、路、班组和团队等,从而在各行各业掀起学雷锋热潮;建立规范的学雷锋服务基地、学雷锋服务站点、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等,节假日或定期为广大群众做好事、搞服务,扩大影响。
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还要让活动贴近实际,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比如,针对群众的现实需要和遇到的困难,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一种新型的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特别要注重坚持“岗位学雷锋”,真正使雷锋精神扎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岗位上。要努力把学习雷锋精神与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优异成绩结合起来,把雷锋精神化作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发扬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
不论时光怎样流逝,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褪色,反而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让雷锋精神永驻,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用雷锋精神不断温暖着你我,不断感动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