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银行卡诈骗新花样现济南 当心"海洛因包裹"骗局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4日 09: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齐鲁晚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通知你领包裹的短信留有电话,你打过去他就告诉你,你的包裹里发现了海洛因,于是一场骗局揭开帷幕。

  “尊敬的客户您好!您的快递已经到了,由于给您派送不成功,请您及时来电领取……”日前,记者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按照“指示”,记者先后同“邮政局工作人员”、“陈警官”、“银联监督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体验了“海洛因包裹”骗局的整个过程。

  记者按照短信上的电话打过去,一个自称邮局工作人员、嗓门高口音重的女子告诉记者:“你有一个来自云南昆明的包裹,打开后里面发现了一包200g的海洛因和一张100万的银行卡。”女子给了记者“陈警官”的联系方式,并“提醒”记者可能是“熟人作案”,“千万注意保密”。

  操着一口别人听不清的普通话,“陈警官”在电话中先以“刑事犯罪”吓唬记者,然后话题转移到了银行卡上:“以你的情况,很有可能是银行卡上个人信息泄露所致。这样吧,你给银联监督会打电话,让他们给你做一次‘升级保护’,你的个人信息就不会再泄露了。”

  接下来的“银联监督会工作人员”与“陈警官”语音极度相似。“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到附近的中国工商银行,然后电话联系,要求记者按照他的指令操作转账,并“提醒”说:“ATM机上的显示可能和我们这里有时间差,你按照我说的来做就行了。”当听出记者并非在取款机前时,对方大声愤怒地“警告”:“我告诉你,你不要想着驾车逃跑!”

  记者了解到,这种诈骗手段此前在江苏、海南和山东的烟台等地均有出现。犯罪分子往往使用随意显号软件,因此很难根据电话号码判断号码所属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朱齐鲁

热词:

  • 海洛因
  • 银行卡诈骗
  • 陈警官
  • 警告
  • 指示
  • 刑事犯罪
  • 短信
  • 阳光连线
  • 包裹
  • iq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