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春天来了,柔和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想起来就让人幸福。可是,在冬春交替的时候,那忽冷忽热的天气,使得很多鼻炎患者病情发作。在解放军第451医院耳鼻喉科,这里的医生每天都要接诊大量的患者。2月19日,记者走进451医院,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那些战斗在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艰辛。
耐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2月19日大清早,记者来到了医院门诊四楼的耳鼻喉科,只见整个楼道里已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记者特意看了看时间,还不到8点。
“大夫,快给我女儿看看吧,这几天孩子一直喊耳朵难受,是不是有什么大问题?”医生们刚一上班,就有一位30多岁的女性焦急的“闯”进门诊,旁边,孩子的爸爸也急切地补充着孩子的情况。
为其接诊的白燕大夫迅速地检查完孩子的病情后说:“孩子是急性中耳炎。是不是之前有过发烧、感冒?”“对啊,感冒好了后就喊耳朵疼!”孩子的妈妈说。“好在看得及时,问题不是很大,先给孩子吃点消炎药吧,过两天再来看看!”在给家长说病情时,她看到孩子正在用手抠耳朵,急忙上前拉住小女孩的手,说“小姑娘,阿姨知道你难受,不过不能用手动,要不然会更疼的,回家让妈妈给吃点药就好了!”就在解释的片刻,诊室外已排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
在这位家长忙不迭的“谢谢”声中,医生头都没来得及抬,随即叫道:“下一位。”时间过了中午11点,就诊的病人逐渐稀少,从一上班就进入忙碌状态、已经看了23位病人的白医生,终于可以利用这个间隙休息一下了。
把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
下午3时,当记者再次来到门诊时,门诊的走廊里,虽不像上午那样人头攒动,但诊室里始终有络绎不绝的患者。
在另一间诊室里,一直都有病人,耳聋耳鸣的老人们,不明原因哭闹的孩子……每个人都一脸急切的表情,有的在不断地叹气,有的忍不住在护士面前拌嘴……而接诊的卓敏医生始终冷静地处理着各种情况。
卓医生告诉记者,来这里治疗的病人大多都是耳聋耳鸣患者,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本身听力就不好,交流时必须大声说话他们才听得见,这样就给医生看病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有时候病人没听清,她就反复地解释,直到病人理解为止,有时候一天门诊下来,嗓子都喊哑了。
“有时候一天下来看几十个病人。苦点累点都没什么,最怕的就是病人不信任、不理解”,卓医生说,“我自己家里也有老人,深知老人们的不易,换位思考下,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到他们在这里能够收获健康,即使再累,我觉得值了!” 记者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