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40%收入来自冯小刚华谊兄弟转型步履难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2日 23: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40%收入来自冯小刚

  华谊兄弟转型步履难

  最近,名导冯小刚微博上撒了一娇,“对电影的爱越来越淡,对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感到厌恶,也许真的到了要和它说分手的时候了。”这一娇,让华谊兄弟的股价当日应声下跌。与其说,华谊兄弟绑住了大腕,不如说大腕们绑住了华谊兄弟。早在去年12月,葛优离开华谊兄弟股价连跌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1.4%。

  上市以来,华谊兄弟一直被外界诟病:一是过度依赖一两个大导演和大演员,二是业务结构过于单一。早在2009年10月,华谊兄弟上市时,就在招股书上指出,对冯小刚团队存在过度依赖的风险。2011年前三季度,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II》为华谊兄弟带来了约1亿元票房收入,占当期华谊兄弟全部营业收入的20.48%。而2010年同期,冯导一部《唐山大地震》入账2.05亿,为华谊兄弟贡献了近4成的营收。不过,冯小刚式的商业大片盈利模式,投资回报高(毛利率超过50%)、市场影响大、成功率高,但缺点是,耗资大、产量低。

  电影有大小年之说。一般而言,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为8到24个月,即使是冯小刚这样的名导,一般也只能做到一年一部小片,来年一部大片。加上收入结转时间问题,不夸张地讲,冯小刚抖一下,华谊兄弟业绩得抖两下。

  靠投资冯小刚电影起家的王中军,在华谊兄弟净利润达到2亿,市值近92亿时,多元化是必须的。多元化的一大措施,是加大毛利率相对高的电视剧业务比重,但从近两年数据看,效果甚微。去年前三季,电视剧收入占比仅26.32%,比2010年下滑了3.88个百分点。并且,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增加,华谊兄弟电视剧毛利率下滑。

  另外,除了传统的影视,华谊兄弟打出“覆盖电影、电视剧、音乐及衍生全产业链”的口号,介入新媒体和院线、游戏、文化产业园领域。成功与否,需要时间观察。从本质上看,冯导被过度“透支”,折射的是,中国电影行业被商业利益和业绩压力高度绑架而失去了方向感。 据《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华谊兄弟
  • 冯小刚电影
  • 冯小刚导演
  • 透支
  • 唐山大地震
  • 理财周报
  • 非诚勿扰ii
  • 股价
  • 冯导
  • 2010年